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890)
报纸(363)
学位论文(188)
图书(179)
会议论文(37)
视频(19)
按栏目分组
期刊 (890)
报纸 (363)
学位论文 (188)
图书 (179)
会议论文 (37)
视频 (19)
按年份分组
2015(19)
2014(1109)
2012(88)
2011(93)
2008(42)
2007(31)
2006(25)
2004(11)
2002(4)
1980(1)
按来源分组
方言(65)
嘉应学院学报(32)
龙岩学院学报(16)
嘉应大学学报(11)
语言科学(6)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5)
闽台文化交流(3)
文字改革出版社(2)
心理研究(1)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
土楼故事
作者:林之  期号:第11期 来源:风景名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振成楼  永定  祖先  圆楼  土楼  汉族  客家人  中华文化  家族  客家文化 
描述:迁徙、聚居,写满了艰辛与韧性,最后在远离故土的南方,形成“客家”这样一个特殊的汉族民系。在客家方言里,在客家人的生活习俗中,既有中原祖先的遗存,也有南方的烙印,这当中,土楼显然是客家文化的标志之一,是客家对中华文化的贡献。而一座座土楼就像遍布在丛山峻岭里的密码符号,留给后人来解读那段历史。
赣南革命历史民歌渊源初探
作者:杨莉  期号:第3期 来源: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歌  红色歌谣  传统精神  社会影响  艺术特色 
描述:赣南民歌是江西民间音乐文化中的一束奇葩异卉,而赣南革命历史民歌又是这束花中最为艳丽的花朵。本文从赣南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条件来分析赣南革命历史歌曲的成因,阐述赣南革命历史民歌的社会影响和它的传统精神,以及它以客家方言为母语的主要艺术特色。
论太平天国歌谣与客家山歌
作者:李惠娟  期号:第4期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太平天国歌谣  客家山歌  太平天国运动  客家文化  客家方言  革命精神 
描述:太平天国歌谣是指太平天国的领导者、参与者所创作并积极传播的大量带有鼓动色彩的诗句。客家山歌是指用客家方言演唱的,在山地生活的环境中形成的一种风格特异的民歌。本文试图从太平天国运动与客家传统文化精神、太平天国歌谣与客家山歌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结构和韵律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其渊源和内在的联系。
略论黄遵宪“我手写我口”与客家情结
作者:朱银锦  期号:第4期 来源: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遵宪  “我手写我口”  客家情结 
描述:黄遵宪作为客家人,其浓郁的客家情结对其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有着巨大影响。在理论方面,他力倡“新派诗”,主张“我手写我口”;在诗歌创作上,他继承粤东客家文化传统,有意识地以客家方言入诗,并顺应时代潮流,将新观念融于诗作之中,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诗风。
寻源问曲话雷歌
作者:孙建华  期号:第12期 来源:人民音乐:评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雷州半岛  客家民歌  当地居民  红土文化  传承  即兴 
描述:雷歌亦称雷州歌,即雷州半岛的民歌。当地居民将雷州歌亲切地称之为雷州半岛的母歌,千百年来的传承与发展使其成为岭南红土文化中一支瑰丽的奇葩。雷州民歌与客家民歌、潮汕民歌、广府民歌一并称为广东四大方言民歌,雷州人民的即兴而作,随口而唱,让雷州歌广及田间地头,街头巷尾。
连城道教经韵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作者:谢丽萍  期号:第S1期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节奏特点  连城  道教音乐  道教科仪  旋律型  文化活动  传统文化  文化特征  福建西部  羽调式 
描述:连城作为福建西部的一个纯客住县,以其域内方言的异彩纷呈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而独具特色。连城道教音乐依托于连城民间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蕴含着客家传统文化的固有特质,反映了客家人多元的文化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客家山歌源流新探
作者:邓育文  期号:第4期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音乐艺术  民歌  客家山歌  文化特征  源流  融合  艺术特点  审美 
描述:客家山歌是客家方言地区山歌的总称。客家山歌的源头民歌和形成过程中的支流民歌之间存在着客家山歌共性、独有的本体特征,通过对客家山歌的本体特征进行分析,与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地域民歌进行比较,并溯本归源,客家山歌的源流自然能够清晰显现。
论客家的形成及其主要因素
作者:李默 张溥祥  期号:第2期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论客  避役  流人  揭阳  龙川  南越  闽越  漳州  民系  百越 
描述:人,多来自汀赣.《州志》卷8《礼俗》谓:“今之土著,多来自元明,大抵多由汀州之宁化,其间亦有由赣州来者,其传次约在二十余世.”又云:“考宋之前土著日少,而汀赣侨寓者日多.考《长宁县志》方言有二,一客
客家山歌与中外民歌的比较
作者:李寿粦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民歌  曲调  风格 
描述:客家山歌与我国其他民歌相比较 ,具有歌词通俗易懂 ,曲调音域较窄 ,使用地方方言衬词的习惯等共性 ;从客家山歌的个性看 ,歌词结构严谨 ,曲式结构平衡 ,使用装饰音 ,有细腻、婉转、优美、真挚的感情风格。客家山歌与外国民歌相比 ,存在很大的差异。客家山歌必须吸收一切民歌的精华
奇特的客家土楼——客家文明的重要象征
作者:郑德华 张小莹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客家人  中原文化  客家文化  客家民系  影响深远  象征  文明  文化背景  居住形式 
描述:客家民系是汉族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说其重要是因为它分布广泛,影响深远;说其特殊是因为它有与别的民系不同的方言、风俗、民情等等。产生于中原大文化背景下的客家文化,在长期的多次的南迁过程中,既继承了中原文化的精华,又改造及融汇吸收了新的生活环境中土籍人民的文化。形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