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族谱中的堂号、堂联对客家人文化意识的诠释:以客家139
-
作者:侯月祥
期号:第2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文化意识 族谱 汝南 家谱 家风 理学家 门第 历史 天水
-
描述:行为、心理、风俗、道德等观念起了很大的主导
-
哲理·史识·价值──略说《客家圣典》的现实意义
-
作者:宋城
期号:第7期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嘲讽 迷惘 哲理 调侃 沉沦 崇高 神圣 历史 客家 意义
-
描述:哲理·史识·价值──略说《客家圣典》的现实意义
-
井冈红豆杉
-
作者:欧阳国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国职工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豆杉 毛泽东 红色 接枝 绿色 红军 海洋 摇动 客家 历史
-
描述:树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行走在巍巍五百里井冈山,最难忘的就是井冈红豆杉了。春天的井冈山,处处绿意盎然。茂密的树一棵挨一棵,枝接枝,叶连叶,高的,矮的,密密麻麻的,亭亭玉立的,修直挺拔的。一丛丛,一簇簇,相拥相抱,连绵起伏的大山恰似绿色的海洋。
-
客家土楼——网络时代的学习
-
作者:熊熊
期号:第12期
来源:素质教育博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网络时代 学习 世界文化遗产 六七十年代 一年级 古民居 历史
-
描述:方形和八角形的奇怪建筑,专家分析以后认为,这很有可能是导弹发射基地甚至核反应堆。这让他们结结实实地
-
向南的河流
-
作者:黄国钦
期号:第5期
来源:花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韩愈 河流 潮州 韩江 洪水 城墙 南方山地 历史 公元 李宗闵
-
描述:着河流的走向,向南眺望。隐隐看去,那一片波光粼粼的尽头,就是大海。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这片土地的神奇。南海和东海,就在这里交汇,畲族,就在这里诞生,乌龙茶,就在这里发源。这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中国内地,这是唯一一条自北向南流入大海的河流,是唯一一条用姓氏命名的河流。可是,在远古的年代,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流,或者说,是没有命名的河流。这条没有名字的河流,却是一条桀骜不驯的河流。跨过这条河流,向东,就是福建,向北,就是江西。后来,这条桀骜不驯的河流,用她甘润丰泽的乳汁,哺育了南方两个伟大的民系:客家人和潮州人。悠悠岁月,走进了公元纪年,这条向南的河流,才有了初始的名字:员水。这是不知所云的名字。翻开东晋至隋的典籍,都是这样称呼这条河流的。也有后人用筼水来指称这条河流,我觉得这就对了,筼是大竹,竹林。南方的崇山峻岭...
-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第16届(2009)
-
作者:冷剑波 陈汉元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 文化人类学 专题会议 世界大会 客家 历史 解读 国际学术研讨会
-
描述:的一次大会,也是我校自成立以来主办的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各方努力下,本次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
沙巴客家移民与英文教育
-
作者:黄子坚
期号:第1期
来源:海洋文化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 客家 华族移民 华族方言社群 沙巴 北婆罗洲 英文教育 社会转型 适应
-
描述:沙巴客家移民与英文教育
-
客家历史新探
-
作者:梁肇庭
期号:第1期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种族集团 岭南地区 闽粤赣边区 区域系统研究法 东南沿海地区 罗香林 施坚雅 县志 贸易 文化特点
-
描述:梁肇庭博士系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历史系教授,1981年12月至1982年1月在厦门大学进行短期研究.本篇为梁肇庭教授在历史系师生座谈会上的一次发言稿,运用西方社会学中的种族集团概念和区域经济系统观念,特别提出Ethnicity一词,以探讨客家的历史.本刊特于发表,以便读者了解国外学术动态.
-
族谱,历史,权力
-
作者:刘晓春
期号:第7期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族谱 传统文化 家族史 权力
-
描述:一九九六至一九九八年间,我曾多次深入到江西宁都县的一个客家村落(取学名富东村)进行田野调查。这是一个有四千多人口的大村落,居住着罗李两姓。根据罗姓族谱的记载,最迟在公元一千年间罗姓家族的祖先已经在富东开基。从他们讲述的方言,与赣南其他地方的客家方言比较来看,居住的时间应该比较久远,是所谓“老客”。
-
历史红,山林好
-
作者:游海华
期号:第6期
来源:人与生物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历史文化遗产 山林 地方文献 高山 江西省西南部 湘赣边界 革命传统教育 罗霄山脉中段 自然风光
-
描述:来的"井江"边,被称为"井江山",后来依客家语音,演变为"井冈山",成为当地百姓对以五指峰为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