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里城外话不同:论赣州地区西南官话方言岛的形成
-
作者:刘蕾
期号:第20期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州 西南官话 方言岛
-
描述:赣州是中国客家的最早的城市,也是中国最大的客家城市.但赣州市内,客家方言和赣州话混杂,成为赣南客家大本营中一块西南官话方言岛.本文根据前人的说法,结合历史资料,推测了赣州方言岛的形成原因,认为
-
试论古筝演奏的技法与创新
-
作者:王健
期号:第13期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筝演奏 技法创新
-
描述:与发展,历代的古筝演奏家,也以自己的方式为其生命的绵延与壮强,注入了新的精神,逐渐形成了山东筝派,河南筝派,客家筝派,潮州筝派等著名的八大地域性流派,并且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古筝音乐艺术中最为珍贵的艺术
-
创新与融合:台湾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对梅州的启示
-
作者:冷剑波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客家 台湾地区 梅州 创新 两岸关系 合作共赢 经贸交流
-
描述:随着两岸关系的持续回暖,经贸交流与合作也日益升温。作为两岸都正致力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也获得了合作共赢的良好契机。本世纪初,以“客家桐花祭”的成功推出为标志,台湾客家文化创意产业逐渐勃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台湾的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
同谋福祉,共创繁荣:义宁州“怀远都”的设置与效益
-
作者:许怀林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宁州 繁荣 经济文化交流 效益 设置 人口迁徙 入乡随俗 人口迁移
-
描述:人口迁徙是永恒性的社会常态,入乡随俗是普遍性的同化变异。每一地区的发展繁荣,都离不开人口迁移而来的经济文化交流,藉交流而相互了解,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兼容并蓄,补充新鲜血液,增强生活能力。客家人在人口迁徙与变异的潮流之中,是活跃分子,表现出色。何以见得?试以义宁州客家人为例说明之。
-
浅谈定光古佛信仰的形成及其原因
-
作者:廖彦燕
期号:第12期
来源:南北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定光佛信仰 形成 原因
-
描述:定光佛信仰于北宋初年起源于闽西客家,后经不断的发扬光大,成为客家人最主要的民间信仰,定光大师也成为客家人尤其是闽西客家人心目中的保护神.定光佛信仰是怎样形成的呢?在它的形成与不断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深层的原因在促使着它不断地成熟的呢?本文就两个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
客家妇女中国劳动妇女的典范
-
作者:王濯巾 肖文评
期号:第5期
来源:神州民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妇女 劳动妇女 中国 精神风貌 人的形象 客家人 人种志 善良
-
描述:客家妇女是客家人中一个很重要并且十分有特色的群体。在她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客家人勤俭朴实、善良贤淑,自力自强、坚毅果敢、聪明进取等优秀品质与精神,塑造了客家人的形象和精神风貌。英国学者爱德尔在他所著的《客家人种志略》称:“客家妇女是中国最优美的劳动妇女的典型。”
-
历史与文化的互动(上):赣南客家家族制度的个案研究
-
作者:刘晓春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西 南部地区 客家 家族制度 个案研究 历史学 人类学 社会文化
-
描述:在中国大陆学者看来,家族是自宋明以来在中国民间社会中起决定作用的制度体系,认为宋以后的近代家族制度的主要特点是提倡敬宗收族,人们实际用来敬宗收族的办法,一是建祠堂,二是置族田。祠堂用以敬宗,族田用以收族。祠堂从精神上,族田从物质上团聚宗族,形成聚族而居的家族组织,达到收族的目的。而且认为所有
-
冠豸山旅游经济开发区
-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开放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旅游经济开发区 统一规划 建设项目 滚动发展 旅游商品 高起点 总投资 开发带 动工
-
描述:多万元, A区(步行街区)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房屋已基本完成。购物街工程的兴建,将有力地推动开发区的总体建设步伐,促进连城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
古田宣言
-
作者:沈世豪
期号:第12期
来源:厦门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该是守望千年了吧.一脚踏进密林,雄奇沉郁之气,扑面而来.此地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那种飘然入境物我神游的境界,实在是极为难得的灵魂升华和净化.浓荫如泼.香樟、古松、苦槠、粟树,还有已经被列入国宝级保护的红豆杉,依稀都在翘首期待,是期待从这里走出的伟人们谈笑凯歌还么?……
-
台灣客家學初探
-
作者:劉煥雲
期号:第2期
来源:漢學論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客家人 客家文化 客家學
-
描述:政府重視台灣多元文化之現況,落實憲法尊重多元文化的政策,於行政院成立『客家事務委員會』,專責推動客家相關事務。台灣的客家學日漸受到重視,成為愛好客家文化人士所關注之顯學。本文即對台灣客家人、客家文化發展史及台灣客家學之發展,做一現象學之分析,並指出台灣客家學未來發展之方向與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