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珠江:以居住之名
-
作者:于翔汉 任红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国三峡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围楼 珠江流域 建筑 碉楼 居住 随机抽取 入海口 景观 时空 凝固
-
描述:开平碉楼:一场时空紊乱的穿越客家围楼:梦里依稀身是客侗寨鼓楼的前世今生建筑是凝固的景观。点缀在珠江流域的建筑,则是流动的艺术。自马雄山至入海口,绵延2400公里,以居住之名,珠江流域衍生出各种建筑。开平碉楼、客家围楼、侗寨鼓楼,只是我们随机抽取的几个样本。
-
聚落形态与社会转型:明清之际韩江流域地方动乱之历史影响
-
作者:陈春声 肖文评
期号:第2期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清之际 韩江流域 潮州 客家 迁海 土楼
-
描述:韩江流域21个县都出现了大量的军事性城寨,而清初的"迁海"政策也对该地域的社会组织和聚落景观产生了重要影响。"复界"之后"粮户归宗"的举措,则导致聚族而居的单姓大村的普遍出现。
-
“比较视野下的客家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梅州召开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所 学术研讨会 民俗文化 梅州 研究机构 主要议题 客家文化 民俗艺术 社会变迁
-
描述:为不同地域的客家研究者搭建学术交流与对话的平台,使客家研究更加客观、理性和深入。本次学术讨论会有两场主题报告,其均于客家研究和建构客家学有重要的推进作用。第一场报告以“族群关系”为关键词。中山大学陈
-
台湾民宿:生活的艺术
-
作者:孙宇
期号:第4期
来源:两岸关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民众 休闲农业 文化产业 休闲观光农业 台湾新竹县 果实成熟 小蜡烛 萤火虫 客家文化 人的生活方式
-
描述:不少游客慕名而至,为的就是那份清净自在的感觉。泡壶茶、拿本书,坐在露台上享受悠闲的惬意;冬天时屋前有大片的李花和樱花,当果实成熟时,游客可以采摘食用;在每年的4、5月份,油桐落花白如雪,晚上时,主人会配合客人要求关灯,只点上一盞小蜡烛、萤火虫就会飞舞在脚边,顽皮地与游客玩闹……
-
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及其影响因素:以广西博白县为例
-
作者:万江红 高冬梅
期号:第6期
来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地区 农村女性 闲暇生活 影响因素 广西 博白县
-
描述:暇生活的建议。
-
民间剪纸:装饰生活的艺术瑰宝
-
作者:李艳
期号:第11期
来源:美术大观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剪纸 源流 应用 特色
-
描述:剪纸艺术是我国最为普及的民间客家艺术之一,它的用途很广,民间剪纸的造型表现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和理想。民间剪纸广泛应用于家居装饰,在民间普及的过程中使其实用性、审美性得到进一步延伸。
-
龙泉驿一种幸福生活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1期
来源:四川画报·旅游人文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捉到了幸福的侧影。即将斥资数亿打造的汽车文化小镇,不仅让龙泉驿的城市面貌充满了青春和活力,还为人们的生活描绘了一张充满现代、时尚感觉的美妙蓝图:城市角落里不经意传来的读书声、歌声和钢琴声,让天空里
-
明末以来韩江流域小盆地的变迁:以大埔县桃源地域为例
-
作者:夏远鸣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变迁 韩江流域 地域社会 大埔县 盆地 桃源 明末 变迁过程
-
描述:在韩江流域的群山沟壑之中,形成了众多狭小的盆地。大大小小的聚落主要集中在这些小盆地里,从而也构成粤东社会主要的聚居形态。通过对这些小盆地历史的考察,可以看到韩江流域山区社会变迁的过程。本文以大埔县桃源乡村变迁史为例,展示这一地域社会变迁过程。
-
庶民生活意象於屏東六堆客家廟宇工藝之表現形式研究
-
作者:李堅萍
期号:第1期
来源: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屏東六堆 客家 廟宇工藝 庶民生活
-
描述:東六堆客家廟宇之庶民生活意象工藝的藝術涵義、3.提陳屏東六堆地區國民教育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學校本位課程之建議。結論:1.描述屏東六堆客家廟宇庶民生活意象的工藝表現形式有:庶民農漁樵活動與其用具、穫物
-
客家情缘的归属:惠州奥林匹克体育场
-
作者:商宏
期号:第Z2期
来源:建筑技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体育场 设计竞赛 客家人 设计师 地域特征 惠州 重点项目 围屋 新挑战 省运会
-
描述:"形象"的语言以便让决策者能会心地"读懂"。也许这并不是奥运之后才产生的新挑战,与其他类型重点项目一样,体育建筑从来就面临着工艺技术与设计绘画的双向纠结。对于处于这场纠结当中的设计师,面对的或许不是去讨论何去何从,而是在力量的两端牵引出自己的立场,并在实践中去检验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