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图书(793)
期刊(546)
报纸(448)
学位论文(273)
会议论文(19)
视频(17)
按栏目分组
图书 (793)
期刊 (546)
报纸 (448)
学位论文 (273)
会议论文 (19)
视频 (17)
按年份分组
2014(1107)
2012(107)
2011(108)
2008(62)
2006(37)
2005(24)
2004(20)
2001(15)
1999(10)
1980(2)
按来源分组
其它(879)
龙岩师专学报(11)
龙岩学院学报(8)
当代电大(2)
文教资料(2)
北京:中华书局(2)
安康师专学报(1)
中华活页文选(初二年级)(1)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汉语学报(1)
宁化方言区语音研究及教学策略
作者:伍荣秀  期号:第2期 来源:华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宁北语言  语音研究  教学策略 
描述:宁化方言区的人由于受赣方言与客家方言的影响,形成独特的闽客方言,在语音方面与普通话存在较大差别。这给普通话语音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
客家方言与初中文言文教学初探
作者:暂无 期号:第7期 来源: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文言文教学  古汉语  普通话  客家话  客家人  客家先民  汉语词汇  相对独立  黄河流域 
描述:对故乡的强烈眷恋;加上客家先民进入南方各省后,多居住在崇山峻岭中,交通闭塞,形成相对独立的语言"孤岛",受其他方言影响少,因此在语言中保存了大量中原古汉语的词汇和语音
客家方言语音在英语语音习得中的负迁移现象及对策:以梅县客家
作者:李华闽 朱金华 廖珺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英语语音  负迁移  对策 
描述:二语习得中,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和文化容易迁移到二语和二语文化中,产生负迁移。在音段和超音段两个层面,客家方言语音就会对英语语音习得产生影响和干扰。本文解析了此类负迁移现象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粤北洞冠水流域的“军声”
作者:邹晓玲 丁沾沾  期号:第2期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洞冠水流域  “军声”粤方言  客家方言  濒危方言 
描述:汉语方言。
客家方言中的两性文化观照
作者:谢燕平 吴晓芳 张敏  期号:第7期 来源:剑南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古汉语  两性文化 
描述:对外汉语
井冈山客话与永新赣语的语音差异
作者:龙安隆  期号:第2期 来源: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井冈山客话  永新赣语  语音差异  特色读音 
描述:客赣地点方言的区分,实践上尚有不够清晰之处。有学者把永新方言说成是客家方言,可是井冈山客话与永新赣语仅在语音上的差异,就足以说明二者的方言系属。井冈山与永新相邻,井冈山客话与永新赣语语音上的区分,对整个客赣方言语音上的区分具有典型意义。[著者文摘]
湖南汨罗长乐方言语音分析
作者:陈山青  期号:第4期 来源: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长乐方言  声韵调配合关系  语音演变规律  语音演变趋势  湘语 
描述:文化是地地道道的楚文化。三是从语音识别特征看,虽然长乐方言韵母,如“鼻化韵较丰富,非敷奉母宕摄阳韵合口三等字念[x],古流臻曾三撮开口一等韵今读齐齿”等与湘东赣语相似,但其声韵调的主要演变规律,如
从天津方言的发展看民族共同语的作用
作者:靳瑢  期号:第3期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津方言  天津话  普通话声母  韵母  汉民族共同语  闽北方言  北方方言  语音  B组  前鼻音 
描述:大方言,即1、北方方言;2、吴方言;3、湘方言;4、赣方言;5、客家方言;6、闽北方言;7、闽南方言;8、奥方言。而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这是因为,北方方言区的代表
客家话的分布与内部异同
作者:黄雪贞  期号:第1-4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省  江西省  福建省  四川省  湖南省  客家话  异同  语音  语言特点  词汇 
描述: 壹客家话的分布客家话(客话,客家方言)分布于我国的七个省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台湾省,江西省,湖南省,四川省),二百多个市县。请看82-83页《客家话分区图》。其中以广东省东、中部地区,福建省西部地区,江西省南部地区的客家人住得最集中,这些地区有很多纯客市
关于广州古南越音“地名”的一些问题——并就“十八甫”原意答
作者:张寿祺  期号:第11期 来源:开放时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州人  广州地名  广州地区  南越  客家方言  广州方言  广东地区  龙门县  语音  原意 
描述:本刊今年第三期,发表了王一洲《广州“十八甫”的原意是什么?》一文,不同意张寿祺关于广州地区地名中“甫”音字是古南越方言“村”字意思的观点。张寿祺教授认为有必要答疑。本刊本着鼓励百家争鸣和平等讨论的原则,特发表张寿祺的答疑文章,希望有助于对广州地方文化的深入研究。——编者
上页 1 2 3 ... 6 7 8 ... 53 54 55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