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32)
期刊(203)
学位论文(53)
图书(44)
视频(12)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32)
期刊 (203)
学位论文 (53)
图书 (44)
视频 (12)
会议论文 (1)
按年份分组
2015(13)
2014(275)
2006(14)
2004(3)
2003(2)
2001(2)
2000(2)
1999(1)
1997(2)
1993(1)
按来源分组
其它(93)
客家研究辑刊(14)
客家文博(4)
大舞台(3)
中国人才(1)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
南风窗(1)
黄金时代(1)
时事资料手册(1)
人物(1)
砥砺磨利剑 德高照人寰——叶剑英元帅的人格风范
作者:叶志如  期号:第10期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叶剑英元帅  人格风范  中国人民解放军  无产阶级革命家  开国元勋  丰功伟绩  政治家  军事家 
描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开国元勋、党和国家杰出的领导者,客家人民伟大的儿子——叶剑英元帅,离开我们已有20个年头了,但他的音
刍议明中叶南赣畲民的去“蛮”化“新”:以王阳明治“南赣之乱
作者:蓝希瑜 廖莉  期号:第9期 来源:学术探索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朝中叶  畲民  王阳明  南赣之乱  去“蛮”化“新” 
描述:阳明的军事剿抚、保甲监督和乡约教化密切相关.正是上述“举措”,南赣畲民得以去蛮化,由早期的“梗化”、“顽民”渐渐向化一新,族性潜隐,直至民族识别.然而,以往对明中叶南赣之乱的研究学人多从客家视角进行解读,缺乏一个从襱(畲)民主位视角的观瞻.
永定土楼──一个古色古香的奇迹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福建税务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  振成楼  永定  圆楼  创造奇迹的人  男耕女织  闭关自守  框架结构  《桃花源记》  图案设计 
描述:永定土楼──一个古色古香的奇迹编者按:创造奇迹的人们全身心投入创造的时候,或许并不知道,他们的作品将成为永恒的风景。土楼,是客家人的骄傲,时至今日,和许多著名古迹一样,作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乃至民俗、艺术、教育的高妙浓缩的土楼,已属于中国和全人...
《新嫁娘诗》客家婚俗解读
作者:赖粤东  期号:第2期 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遵宪  新嫁娘诗  客家  婚俗 
描述:黄遵宪《新嫁娘诗》以梅州客家地区婚俗来叙述事件和刻画人物,生活情趣栩栩如生。作品表现了新嫁娘婚姻的幸福,而且传递了梅州客家地区传统婚俗的相关信息。
客家视野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及其族群文化认同:以台湾客家小说为
作者:樊洛平  期号:第1期 来源: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客家小说  客家女性形象  族群文化认同 
描述:家女性形象的寻找和发现,有助于我们走进客家文化的历史语境,来认知族群人物性格的生成和建构.
浅论客家谱牒之文化意义
作者:陈弦章  期号:第1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谱牒  文化意义 
描述:家谱族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记载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蕴藏着大量的资料,所以谱牒具有诸多的文化意义。
《英雄无语》爷爷形象“黑色”表征论
作者:刘国钰  期号:第16期 来源:电影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别于其他客家英雄而熠熠生辉,并在当代客家文学人物画廊中占有一席之地。
闽西汉剧现代戏 《羊角儿》
作者:王保卫  期号:第4期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到。演出时应充分挖掘地方音乐元素的烘托作用,发挥戏曲独特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注重人物心理,强调人景合一。
擂皮子七七
作者:孙国亮  期号:第5期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政  圆楼  皮子  盐酥花生  洛克  秘方  地瓜干  火笼  救济  土楼 
描述: 地点:闽西客家土圆楼聚集的某村 时间:本世纪四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 人物:(人物年龄均指出场时的年龄) 七七 5或6岁,村民。 金有余 七七的父亲。 付森辉 30岁,闽粤赣边区党委负责人,后任省委领导。 钟玉华 18岁,付森辉秘书,后任某币市长。
清末蜀中客家诗人兼学者钟瑞廷考述
作者:胡传淮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清末  考述  学者  诗人  十八世纪  清代后期  人才辈出 
描述:本《蓬溪县志·人物志》者4人,人清光绪本新修《潼川府志·人物志》者2人;撰著述近30部、70余卷之多。影响深远,名噪蜀中,故时人谚云:“石板滩的钟,敲不得。”此亦足以证明清末蓬溪钟氏造诣之深、势力之大。
上页 1 2 3 ... 6 7 8 ... 19 20 21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