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376)
学位论文(810)
报纸(698)
图书(86)
会议论文(43)
视频(30)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376)
学位论文 (810)
报纸 (698)
图书 (86)
会议论文 (43)
视频 (30)
按年份分组
2015(31)
2014(1746)
2013(191)
2012(198)
2011(200)
2010(203)
2009(130)
2008(125)
2007(85)
2004(20)
按来源分组
其它(854)
音乐创作(8)
作家(4)
神州民俗(3)
兰台世界(2)
戏剧之家(上半月)(2)
飞(素质教育)(1)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1)
现代园艺(1)
文学教育(中)(1)
艺术贵在创造——客家歌唱家黄玉英和她的演唱艺术
作者:冯光钰  期号:第2期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演唱艺术  歌唱家  歌唱艺术  民歌  赣南采茶戏  艺术歌曲  声乐艺术  星海音乐学院  音乐会  表现手法 
描述:最近,有幸听到客家歌唱家黄玉英录制的盒式磁带《采茶金曲》(广东嘉应音像出版社出版)、《春茶春思》(广州市新时代影音公司出版);又观赏了她主演的赣南采茶戏《烽火奇缘》的录像、戏曲电影片《茶童戏主》及独唱音乐会实况录像等,使我们饱览了这位歌唱家的歌唱风采及艺术创造。
论客家情歌的语言美
作者:曾眉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情歌  语言美  形象化  抒情性  音乐美 
描述:传统客家情歌 ,是客家山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质朴的感情 ,高超的语言艺术 ,在我国民歌中独树一帜。本文就客家情歌的语言美 ,从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及音乐美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并指出 ,客家情歌应该吸取中外民歌的精华 ,推陈出新 ,才能在传统基础上焕发青春
浅探客家山歌与山歌剧唱腔艺术之特性
作者:滕冬红  期号:第16期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山歌剧  表现形式  广东客家  地域特征  唱腔艺术  歌剧音乐  客家文化  唱腔音乐  原生态 
描述:"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载体和重要表现形式。它来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根植于民间,带有明显的中原客家地域特征,它的音调以及表现形式,贴近大众。"山歌剧音乐唱腔"是从"客家山歌"中发展和衍生出来的;它是"广东客家山歌
客家汉乐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李英  期号:第6期 来源:音乐创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汉乐  活态传承  客家文化 
描述:产生于中原农耕文明的客家汉乐,应把握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代机遇,为此种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拓更为广泛的路径。笔者认为:"全面抢救丈化遗产"是当下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活态传承机制,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是传承此乐种文明的关键所在;"传承客家文化,发扬优良传统"是客家汉乐发展的重大责任。
从三条脉络看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李美群  期号:第7期 来源:音乐创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客家山歌  城市客家山歌  专业客家山歌  传承  发展 
描述:本文分别通过传统客家山歌、城市客家山歌与专业客家山歌这三条客家山歌的发展脉络,得出了其在丰富客家山歌的音乐形态、拓展客家山歌的流传面,以及提升客家山歌的价值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并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
从地域文化角度看古筝流派的成因
作者:王珣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筝流派  地域文化  北方筝派  南方筝派 
描述:中国古筝艺术丰富多彩,流派纷呈。长期以来,在南北方各地域文化的孕育和滋养下,产生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古筝流派。本文将古筝音乐按南北分野,对北方的河南、山东、陕西诸流派,南方的浙江、客家、潮州诸流派的地域性特点,以及弹奏技巧、典范曲目、代表性传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
深圳女艺术家演绎美妙“四重奏”
作者:徐良瑛  期号:第5期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深圳交响乐团  女艺术家  中国音乐家协会  四重奏  国家大剧院  客家山歌  演绎  合唱作品 
描述:(本刊讯)2010年4月6日至25日,由文化部艺术司、国家大剧院、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在国家大剧院举行,深圳交响乐团应邀演出了大型客家山歌主题交响曲《交响山歌.客家新韵》。作品取材于客家山歌,以交
敲打出自己的声音:浅谈山歌剧《等郎妹》的击乐设计
作者:李曾  期号:第13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歌剧  打击乐  新剧种  表演风格  设计  音乐风格  客家地区  五十年  个性化  民间化 
描述:山歌剧是一个只有五十年成长史的新剧种,梅州市山歌剧团始终肩负着剧种探索、试验和示范的使命。光阴似箭,岁月无情,鄙人接过前辈的鼓棒,在该团负责司鼓的职位,转眼间已过去了三十多年。作为一个新剧种,它的表演风格该向何处靠拢?音乐风格该怎么定位?几十年来,始终吵吵嚷嚷争论不休,戏曲化、歌剧
交响诗《土楼回响》打击乐及色彩性乐器民族化特色初探
作者:周晨  期号:第4期 来源:黑河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回响》  交响诗  打击乐器组  色彩性乐器组  客家 
描述:由著名作曲家刘湲创作的交响诗篇《土楼回响》是一部以客家山歌为基调,反映因历代战乱,自古代中原辗转南迁到闽西落脚的客家人奋斗、发展以及民俗性格等的史诗篇章.作品中打击乐器、色彩性乐器的运用手法极具特色,客家音乐元素在节奏节拍、调式和声以及旋律等方面的融合,表现出交响乐的民族化特征.
客家艺术奇葩:赣南采茶戏的海内外传承与发展
作者:李佳  期号:第16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创新  海内外  传承  发展 
描述:赣南采茶戏作为客家文化的一朵奇葩,现如今处在传承和发展的瓶颈期,本文就采茶戏发展现状中遇到的阻碍提出解决方法。如:创新剧目内容及音乐类型;将采茶戏引进入校园并发动外语人才充当对外宣传使者;发挥在华外籍友人的传播力量,并通过社团交流将采茶戏推广至海外等方式来推动赣南采茶戏的海内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