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福建土楼魅力永存
-
作者:申家驹 黄龙芳
期号:第10期
来源:人民政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福建 世界文化遗产 人大常委会 客家文化 百科全书 民居建筑 独特魅力
-
描述:福建土楼,被誉为客家文化的象征、世界民居建筑的奇葩和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46座福建土楼由六群四楼组成,永定客家土楼占了半壁江山。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有力推动下,永定客家土楼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人。
-
论围龙屋与客家居住文化
-
作者:杨赐文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围龙屋 审美 建筑 文化 环境
-
描述:本文从思想文化到建筑结构 ,从人的观念到物的表现 ,对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围龙屋作了粗浅的探讨。指出客家先辈民族审美意识中的理性精神 ,并适切地表达了对围龙屋建筑结构造型、环境氛围、选材建造等方面的审美价值观
-
闽南客家土楼群
-
作者:孙振宇
期号:第8期
来源:中华魂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永定县 中华民族 福建省 建筑群 半圆形 西南部 振成楼 客家人 考证
-
描述:在福建省西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屹立着座座圆形、方形、半圆形的民居古建筑群——生土楼。它造型奇特,坚固美观,风格独具,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这种土楼以永定县居多,现存有150余座,大都建于明、清两代。据考证,这种土楼是远在西晋年间,从中原逃荒来
-
闽西客家土楼建筑与文化
-
作者:陈李冬
期号:第6期
来源:温州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西客家土楼建筑 天人合一 聚族而居
-
描述:从“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重情知礼”的传统文化等三方面对闽西客家土楼建筑文化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传统客家民居作为一种宝贵的历史遗存,应得到有效地保护和继承,创造适应于现代生活的环境,延续文脉,弘扬地域特色,优化生存空间等建议。
-
赣西邓家大屋的布局结构、花纹雕饰及历史文化蕴含
-
作者:聂朋
期号:第2期
来源:新余高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邓家大屋 布局结构 花纹雕饰 历史文化蕴含
-
描述:江西省分宜县湖泽镇尚睦村的邓家大屋是一处有着近300年历史的客家聚族的围屋建筑,它采用了旧式民居与围屋建筑相结合的布局,结构科学,装饰精美,颇具特色,承载着许多历史和文化方面的信息。既表达了中国吉祥文化的内涵,又反映了新余及附件的地方风采、风土人情。
-
梅州市城镇化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
-
作者:罗迎新
期号:第4期
来源:热带地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市 城镇化 问题 对策
-
描述:重要载体,是创新“生态梅州”的重要途径,是创新“文化梅州”的孕育温床,提出了梅州市城镇化发展的思路,包括制订城镇发展规划;优化城镇空间结构,建立城镇体系;创新城市管理制度,实施“经营城市”策略;重视文化遗产承传与保护,塑造客家民居建筑风貌特色等.
-
唐宋时期深圳地区客家教育论略
-
作者:熊贤君 张夏燕
期号:第2期
来源: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唐宋时期 深圳地区 客家教育
-
描述:客家人自汉代开始从中原辗转来到深圳地区,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经历,特殊的生活,使深圳地区客家人在教育上形成了以民俗、民风、宗教信仰、民居建筑和谱牒为"教科书"的独树一帜的教育内容与教育组织方式、方法,客家妇女风范正是客家教育成功的例证。
-
天府古镇的特色景观研究:以洛带古镇为例
-
作者:王鹏 周哲 蒋玉川 张霁
期号:第20期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镇 景观 选址布局 建筑
-
描述:最具特色的代表,强调客家民居是由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信仰、传统建造工艺等相互融合而成的特有建筑风格,而会馆建筑则是明清时代联络乡谊、团结同乡的特色产物,并着重选取了"巫氏大夫第"、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分析了古镇建筑特色,以期对洛带古镇的特色景观展开深入研究。
-
爱上这份“俗”
-
作者:彭梦瑶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学生优秀作文(初中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民居 客家人 导游解说 游客 永定 里面 民俗文化 各民族 介绍 男人
-
描述:曾去过深圳的民俗文化村,本想好好赏识一下各民族的韵味,可那"艳衣艳饰"早把"俗"给遮蔽、淹没了。福建永定的客家土楼民居不同,它还"俗"风犹存。趁暑假,我缠着妈妈跟随旅游团去饱览了一番。从早上七八点上车开始,我们就在车上闷到了中午,终于到了永定土
-
人、建筑与环境的共生:从客家建筑看可持续发展
-
作者:郭蕾 尚百平
期号:第6期
来源:科技与企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建筑 客家建筑形制 可持续发展 山地生态环境
-
描述:以可持续理论为出发点,分析客家民居建筑的形式特征及生态环境特点,总结出传统山地建筑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指出了当前形势下,开源节流,尽量利用自然,谋求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发现传统建筑中的可持续发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