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庄古镇:寻找消失了的爱情
-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四川画报·旅游人文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的香樟树、芭蕉林、桂圆树也已不存在。值得庆幸的,是营造学社办公室和部分宿舍的建筑基本保持了原貌。在两扇新做的木门两边,连接板式的木墙;粗大的木柱间以篾条、泥巴、碎谷草、白灰泥修筑成的串夹壁,最大的一间是
-
毛泽东评李坚真:这个女书记不简单
-
作者:叶子
期号:第2期
来源:钟山风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县委书记 毛泽东 广东省委书记 革命战争年代 人大常委会主任 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央苏区 求真务实
-
描述:李坚真,这位1926年参加革命、爱唱山歌的客家女子,由一个童养媳成长为叱咤风云的中央苏区第一位女县委书记、广东省委书记、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一路走来始终很真——真
-
第六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在安阳召开
-
作者:杨海中
期号:第4期
来源:闽台文化交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洛文化 国际研讨会 殷商文明 河南省 文化研究 地域文化 中华文化 专家学者 港澳台 客家文化
-
描述: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王永海、中国侨联顾问朱添华、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庆柱、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陈义初、河南省科学院院长王彦武、安阳市市长董永安等省市相关领导同志以及来自北京、山西、上海、吉林、辽宁、
-
客籍学人对香江华文学界的贡献:罗香林执教香港大学中文系的办
-
作者:区志坚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香港大学 中文系 罗香林 办学理念 文学界 实践 执教 江华
-
描述:一、前言 原籍广东兴宁的客家学人罗香林(1906-1978)先生,1951年兼任香港大学中文系(以下简称港大)讲师;1952年,为专任讲师;自1964年至1968年任中文系系主任,1965年更获讲座教授的荣誉
-
灯更亮心更暖:江西45万农户告别低电压
-
作者:张明明 阳玉萍
期号:第2期
来源:国家电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下,电视机、冰箱、电热水器、电暖器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无不透射出现代化的气息。眼前的变化,就连黄瑜珍自己也没想到。村主任黄太梅说,这一要归功于政府主导的危旧土坯房改造,二要归功于供电企业的电网改造。
-
红土地上跋涉者的脚印:读曹春荣著《跋涉集——源自红色故都的
-
作者:舒龙
期号:第2期
来源:党史文苑(纪实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故都 中共党史出版社 党史工作者 中国共产党 历史文化 原副主任 执著精神
-
描述:原副主任曹春荣著的《跋涉集——源自红色故都的观察与思考》(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一书,深感作者在这片红土地上几十年如一日,致力研究瑞金历史,并取得颇多研究成果,他的执著精神令我钦佩.
-
“百岁大学校长”王越
-
作者:林运来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学校长 王越 中山大学 文理学院 接管工作 广东省 兴宁市 系主任
-
描述:王越(1903-2011)原名锦奎,字士略。广东省兴宁市人。曾任中山大学、广东文理学院、湖南蓝田师院等教授、系主任;解放后作为军管会联络小组副组长,参与中大接管工作,随后任中大教务长。
-
客家研究院2013年大事记
-
作者:嘉客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大事记 研究院 方言调查 系主任 语文学 梅县 老师
-
描述:一月 4-8日,台湾高雄大学西洋语文学系主任赖怡秀博士一行3人,在我院进行梅县客家方言调查。在肖文评、夏远鸣等老师安排下,先后对30余位老师和同学进行了梅县客家话录音,圆满完成了调查任务。
-
江西“非遗”保护:在艰难中前行
-
作者:姜大龙
期号:第5期
来源:大江周刊(焦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民间文化 保护工作 江西省 保护工程 生态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 项目 有效保护 合理利用
-
描述:产均历史悠久,影响广远。为了充分保护和传承这些前人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和智慧结晶,江西十分重视对"非遗"的保护。自启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以来,江西在"非遗"的保护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近些年,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在"保护为主、抢救第
-
拱北关东澳岛海关遗址调查与勘探报告
-
作者:郭雁冰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东澳岛 海关 遗址 调查 勘探
-
描述:珠海市博物馆于2011年4月至8月对珠海市东澳岛海关遗址进行了实地调查与勘探,发现了该海关遗址七处遗迹,推断为报关船泊船处、水手房遗迹、海关古道遗迹、办公区遗迹、水井遗迹、生活区遗迹、烽火台遗迹,纠正了长期以来关于该海关遗址位置及分布情况的错误认识,为文物保护和当地旅游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
上页
1
2
3
...
5
6
7
...
8
9
10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