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代後客家及原住民创作音乐中的原乡想像与族群认同
-
作者:简妙如
期号:第1期
来源:文化实践与社会变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原住民 族群音乐 认同 内在离散
-
描述:与经济、阶级、性别、文化等面向有所构连。另一方面, 这批族群音乐创作中的原乡想像,也指出一种台湾原住民特有的「内在流离」厉受。本文认为这波晚近客家及原住民族群认同的建构历程,蕴含着对主流文化的深刻
-
粤东客家山村的水客、侨批与侨乡社会:以民国时期大埔县百侯村
-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4期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近代经济史 客家山村 大埔县百侯村 水客 侨批 侨乡社会
-
描述:以华侨之乡大埔百侯村为个案,讨论民国时期的水客、侨批及其侨乡社会的影响,认为因客家山区的环境、侨批的特点及水客所提供的个性化服务,联结家乡亲人与海外华侨关系仍主要通过水客来进行。水客和侨批对近代侨批社会形成和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
学者与草根互动中的社会史研究:以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为个案
-
作者:刘正刚 王潞
期号:第3期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史 学者 草根 客家人
-
描述:社会史研究取向始终将学术眼光向下,学者走出书斋亲临历史现场进行考察,调动了基层草根文史工作者的热情。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十年来的历程表明,学者与草根之间的互动,无论在研究方法还是史料发掘利用上,都为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
对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其价值的研究
-
作者:谭东辉 金慧惠
期号:第2期
来源: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民俗 体育文化 社会功能
-
描述: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归纳以及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探讨赣南地区客家民俗体育的主要内容及其文化特征,着重阐述了赣南民俗体育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
-
充分利用程瞍文化资源,促进客家社会文化发展
-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资源 社会文化发展 利用 客家 文献资料 社会发展 社会共识
-
描述:关于程瞍的生平等,由于文献资料奇缺,学界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对于程瞍在粤东地方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和贡献,则众口一致,而且成为社会共识,成为一种文化资源。“后人思之。名其都日义化,乡曰程乡,源日程江,最后以程乡名县”。
-
传统堡寨聚落形成演变的社会文化渊源:以晋陕、闽赣地区为例
-
作者:李昕泽 任军
期号:第6期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堡寨 聚落 社会文化 组织型制 礼制
-
描述:属汉文化的后代,却在宗族统治和慎终追远的思想作用下,在特定的人文环境,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其不同于晋陕聚落的实用、平等、内聚的独特宗统聚落.通过对同源文化、不同地域堡寨聚落发展演变过程的比较剖析,揭示社会文化对堡寨聚落形成演变的影响.
-
衰微中的坚持与努力:毛里求斯华人社会发展动态考察与分析
-
作者:石沧金
期号:第1期
来源:东南亚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毛里求斯 华人社会 动态
-
描述:总体上,由于华侨华人文化、血缘的高度本地化和华人人口大量外迁,目前毛里求斯传统华社趋于萎缩,包括客家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地逐渐衰落.基于此,华人社会尤其是华人社团通过各种办法,重视并积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毛国的传承.
-
论蒋经国赣南乡村教育建设与赣南客家社会
-
作者:谢敏华
期号:第4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蒋经国 乡村教育建设 赣南 客家社会
-
描述:蒋经国主政赣南期间,根据赣南客家社会的状况制订了相应的乡村教育建设措施,开展了一场较为全面的乡村教育改革。由于其政策措施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适应了客家教育传统的特点,乡村教育改革成效显著,赣南乡村教育事业一度繁荣。
-
梅州市社会群体临终关怀态度的调查分析
-
作者:刘丹丹 陈伟菊
期号:第6期
来源:广东医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临终关怀 社会接受 客家文化
-
描述:份的数据纳入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总分为135分的梅州地区患者、家属及社会群体临终关怀态度的调查问卷中,患者、家属及社会群体临终关怀态度得分为94.59±8.63。患者、家属及社会
-
台湾客家运动兴起的缘由探析
-
作者:周典恩
期号:第3期
来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客家运动 客家文化 客家族群意识
-
描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客家精英发动了一场以抢救与复兴客家语言文化为主要诉求,且意欲藉此激发客家族群意识觉醒、争取客家政治与经济权益的社会运动.台湾客家运动兴起的原因错综复杂,它是在台湾社会的转型、客家族群危机意识的反弹、闽客情结的促动和客家社团的推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