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变 洛带古镇:娱乐化的客家婚礼
-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国西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筛中,脱去旧鞋换新鞋,称“过米筛”,意味着新娘不带走娘家的财气而到婆家重新创业。 媒人率新郎等来到女家迎亲时,女家用长凳拦住大门,其余通道也派人把守,俗称“拦媒”。 拦媒之处,男家
-
客家风水民俗刍议
-
作者:李黛岚 柳云
期号:第11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风水民俗 发祥地 普通性
-
描述:客家风水民俗是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客家风水民俗是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关系的学说,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精华与糟粕、科学与迷信、唯物思想与唯心思想的混合体。我们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其糟粕,吸其精华,将其有益部分与现代自然科学结合起来,为新时代服务。
-
21个民居邮票梦的解析
-
作者:周治蕊
期号:第1期
来源:中华民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居住环境 民居文化 邮票 地理环境 历史进程 窑洞 风俗 砖瓦 解析 地方
-
描述:的民居在建筑材料、样式和风格上也是千差万别。 有北京的四合院、安徽的古民居、东北的土坯房、福建的客家土楼、蒙古的蒙古包……各具特色的民居形式像是一幅多彩的画卷,在历史的长河中为我们展现着时代的痕迹
-
走进上犹看门匾
-
作者:少燕 王琳
期号:第2期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文化 张九龄 迁徙 上犹县 生态良好 绘画艺术 为人处世 唐玄宗 高风亮节
-
描述: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西部有一个人口30万县——上犹县,它于南唐保大十年(公元952年)置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客家摇篮赣州市属的纯客家县之一,具有十分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客家门匾",就是这里的客家人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传承和发展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门匾源自汉
-
试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角度探索客家“门榜”与客家文化之间的关系
-
作者:朱璐璐 周黎
期号:第1期
来源: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门榜文化 客家文化 相互关系
-
描述:语言,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既是传统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是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从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中,人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她厚重的历史渊源,可以说语言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本文以客家特有的语言文化-"门榜"文化,作为出发点,通过对"门榜"的解读来分析客家独特的民族文化与历史沉淀。
-
客家民间美术的地域之养与民俗文化内涵
-
作者:罗奋涛
期号:第17期
来源:大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民间美术 地域 民俗文化
-
描述:客家民间美术根植于客家人的社会文化生活中,有着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而作为客家民俗文化的物质载体,客家民间美术融入了深邃的民俗文化内涵,它以客家民俗文化活动作为的创作基础,而客家民俗活动又以客家民间美术为表现形式,二者相互依存、融汇交织。
-
客家民间文学与客家妇女历史地位的深层构成:以客家哭嫁歌为研
-
作者:周晓平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哭嫁歌 研究新视角 客家妇女 地位构成
-
描述:哭家歌,作为客家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研究,人们甚至忽视了它的存在。千百年来,客家哭嫁歌与客家妇女相随相伴,结下深厚情结。相对于其它地区,客家哭嫁歌更有它的深层表达与特殊的涵义。客家哭嫁歌是映射客家社会万象的一面特殊镜子,它是研究客家妇女社会属性的一种崭新视角。
-
区域合作背景下粤闽赣“千里客家文化长廊”的旅游开发
-
作者:翁毅 张灵 张伟强
期号:第8期
来源:经济地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旅游开发 旅游合作 千里客家文化长廊 粤闽赣
-
描述:方式。粤闽赣"千里客家文化长廊"已在旅游资源集聚、对外交通便利和开发形式灵活等方面已具备一体化开发的基础,但一体化旅游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不足,并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
龙门农民画:产业化路上“跳龙门”
-
作者:毕中林 黄克锋
期号:第4期
来源:文化月刊(下旬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民画 产业化 龙门县 民间艺术 创作者 理论体系 艺术特色 县政府 人才培养 政府部门
-
描述:,吸收和继承了民间的刺绣、木雕、剪纸等艺术手法进行创作,创新地运用了单线平涂手法,结合水墨画、水彩画、油画的表现形式。这种大胆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突破了焦点透视、比例、结构等
-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定客家歌谣
-
作者:卢祥锋
期号:第9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定 客家 歌谣
-
描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定客家歌谣,一直盛传于永定民间,是一种及具永定民间特色的民族音乐表现形式;是再现永定客家人生产生活面貌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凝聚了永定客家人的艺术才智;是她们从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及具客家特色的民族音乐。它在永定区域极为普及,是一种地方特色浓厚的民间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