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760)
期刊(2304)
学位论文(456)
图书(225)
会议论文(60)
视频(36)
图片(5)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760)
期刊 (2304)
学位论文 (456)
图书 (225)
会议论文 (60)
视频 (36)
图片 (5)
按年份分组
2015(41)
2014(2785)
2013(574)
2012(602)
2011(604)
2010(469)
2009(237)
2007(112)
2004(30)
2003(16)
按来源分组
龙岩学院学报(31)
神州民俗(18)
民俗(6)
艺术探索(5)
当代体育科技(3)
歌曲(2)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广东农村实用技术(1)
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
发展(1)
试论客家民间信仰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张佑周  期号:第5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民间信仰  传承  发展 
描述:国王等信仰为例探讨客家民间信仰的传承与发展
客家民俗中的畲、瑶风
作者:梅客  期号:第5期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民俗    瑶风 
描述:本文从服饰、饮食、地名、人名、婚姻、丧葬、信仰诸方面 (共十一个问题 ) ,较为全面系统地论述畲、瑶之风对客家民俗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此说明 :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中 ,不仅汉族对少数民族发生过重要影响 ,同样少数民族对汉族也产生过不可忽视的影响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突出例证
客家民俗中的崇文重教观
作者:钟晋兰  期号:第8期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民俗  崇文重教 
描述:客家是个形成于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由中原南迁汉族与南方畲族等土著民族融合而成的族群。本文重点阐述了传统客家社会宗族合力创族学、设学田之俗,进而分析了客家人的崇文重教观念在民间信仰、居住建筑及装饰、民间熟语与童谣儿歌及其它民俗方面的表现。
闽西文化族群的发展
作者:郭启熹  期号:第4期 来源: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西  文化族群  发展  特征 
描述:本文从族群理论出发,通过解剖历史纵面,探索了闽西文化发展的五个阶段:古闽族群、百越族群、多元族群融合、汉族群入主、河老与客家族群共处。在这历史发展进程中,闽西文化形成了它丰富性、开拓性、包容性的鲜明特征。
赣南客家民俗与民歌的相互依存关系探析
作者:衡晓丽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民俗  民歌  相互依存 
描述:本文从赣南客家的民俗活动入手,深入挖掘赣南客家民俗与民歌的依存关系,从而进一步展示客家人独特的文化生活与精神信仰,探求能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富有特色的赣南客家风情继续流传下去的契机。
赣西靖安客家山歌的社会民俗探析
作者:李莉  期号:第24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靖安客家山歌  民俗  社会民俗 
描述:民俗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赣西靖安客家山歌中反映出的社会民俗事象,不仅揭示了赣西靖安客家人民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反映了赣西靖安客家人民热爱生活的朴实情感.
客家情歌中的民俗风情画
作者:李桐贤  期号:第1期 来源: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情歌  民俗  风情画 
描述:客家情歌是客家人民表达爱情的一种诗歌形式。作为我国南方艺术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它不但表达了客家青年男女之间的大胆热烈、真挚纯洁的爱情,还反映了丰富多采的客家民俗。本文从流传于梅州地区的客家情歌中,拾获了几幅客家民俗风情画,以饷读者。
方言俗语与民俗研究
作者:林伦伦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语方言  俗语  民俗 
描述:方言俗语与民俗研究
客家民俗研究:从日常生活到终极关怀:赣南客家有关“时间”的
作者:钟福民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时间  民俗 
描述:有关“时间”的民俗涉及岁时、节气、节会、时日观念等,它们形成一个亚文化系统。赣南客家有着丰富的时间观念和关于“时间”的民俗,并以活态的方式存续在人们的生活、信仰和感情之中。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赣南客家人关于“时间”的民俗正在发生深刻的变迁。
国家非遗花朝戏的嬗变与传承发展
作者:李绮  期号:第19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花朝戏  嬗变  传承  发展 
描述:花朝戏的嬗变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紫金乃至客家社会的发展史。正因为在花朝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花朝戏人承前启后、博采众长、与时创新,使其虽饱受风雨沧桑但至今仍生机勃勃、艺韵留香、魅力不减。所以,它的传承与发展牵动着客家人的心,被赋予新的文化精神,必将迎来新的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