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个激活”奏响廉政教育曲
-
作者:罗时亮
期号:第11期
来源:广东党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廉政教育 激活 海外华侨 党员干部 教育针对性 客家山歌 文化之乡 教育形式
-
描述:梅县地处闽粤赣3省之要冲,旅罾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共80多万人,素有“华侨之乡”的美称,且客家山歌流行,故又有“文化之乡”之称。近年来,梅县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党员干部教育针对性不强问题,创新教育形式,围绕“四个激活”做文章,奏响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教育曲,取得了明显成效。
-
河源市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与思考
-
作者:刘亢
期号:第2期
来源:商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源旅游 旅游纪念商品的定位 开发的措施
-
描述:河源市是东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河源市的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积淀,旅游商品在旅游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对旅游商品的研究也越发显出了它的重要性。但河源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几乎是零。旅游商品定位、开发至关重要。
-
龙岩:只好嫁给客家人
-
作者:天一燕
期号:第35期
来源:博客天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区行署所在地,下辖县里的人上到这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来工作的人很多,而客家人又老乡观念重,相互提携,相互关照,因此龙岩城里客家人日益增多,随着城市的发展,龙岩人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客家人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
梅州举办文博系统业务培训班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业务培训班 梅州市 系统 新闻出版局 博物馆 客家 中国 主办
-
描述:本刊讯 2012年9月5日至9日,由梅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中国客家博物馆承办的“2012年梅州市文博系统业务培训班”在中国客家博物馆举行,来自梅州各县(市、区)文博系统的100多位干部、职工参加了此次培训班。
-
客家名人选谈
-
作者:谭元亨
期号:第5期
来源:神州民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名人 南人 近代史 厚重
-
描述:鲁迅在《北人与南人》一文中说:“相书上有一条说,北人南相,南人北相者责。我看这并不是妄语。北人南相者,是厚重而又机灵,南人北相者,不消说是机灵而又能厚重。”客家人正是典型的“南人北相”,其“主贵”,具备一种南北融合的文化格,从而在近代史上,叱咤风云,驱遣自如,玉汝于成。
-
深圳观澜贵湖塘老围调查研究
-
作者:吴翠明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国名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村 驳廊天井屋 宝安类型民居 文化传统
-
描述:本文从平面布局、风水歪门及围墙、祠堂私塾及炮楼、民居等四个方面,对深圳一处古村落“贵湖塘老围”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并以其为例,分析了自清康熙“迁海复界”后南迁客家人对当地宝安类型民居的改造,由此对当今部分学者和文化部门关于深港地区大量存在的“客家围村”的研究结论,提出了质疑。
-
山旮旯里崛起一座客家幸福新村
-
作者:省发展改革委“双到”办
期号:第1期
来源:源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美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农村社会保障、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六大工程,把竹径村打造成为一个经济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交通安全便捷、公共服务健全、生活舒适方便、环境整洁怡人、客家文化浓厚、人文关怀备至、社会和谐稳定的幸福安居示范村。
-
广东韶关站 粤北第一民宅 满堂客家大围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华民居(上旬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被称为广东的北大门,韶关地处山区,因而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加之韶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因而当地的旅游景观十分多姿多彩,是粤北的旅游中心。韶关有国家级风景区丹霞山,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祥地南华寺,著名的"马坝人"出土处、"石峡文化"遗址狮子岩,有"地下宫殿"之称的古佛岩,全国保
-
浅析梅河高速公路沿线客家化景观设计
-
作者:陈国基 张希
期号:第12期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生态 景观设计 文化景观
-
描述:每个城市有它自身的地域特征和地方历史文化特色,一座城市绿地系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城市的特色。精神和物质的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两个特色要素。因此,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必须从城市自然景观、本土人文环境和人工环境三方面综合着手,来塑造城市特色。
-
书香振成楼
-
作者:石湾
期号:第6期
来源:炎黄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振成楼 世界遗产大会 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南方 福建土楼 2008年 冷战时期 核反应堆
-
描述:早些年就听说,远在冷战时期,美国卫星曾探测到中国南方丛林中有许多核反应堆、蘑菇云,这一情报让五角大楼出了一身冷汗。直到改革开放后,才真相大白,原来那是坐落在闽西南一带的客家圆土楼群。2008年7月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市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的福建土楼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