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论数字在客家文化重构中的作用
-
作者:谢志勇
期号:第24期
来源:中国经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数字 客家文化 传统文化
-
描述:数字具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义,客家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中都蕴涵着丰富的数字。本文从数字的角度对客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客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构,并揭示其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特质。
-
潮汕文化特征探析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3期
来源:管理观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潮汕文化特征内涵
-
描述:在岭南三大民系文化之间,潮汕文化与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有诸多并列之处。潮汕文化在表现岭南文化共性的同时具有鲜明的个性,它在岭南文化中拥有独树一帜的地位。本文在阅读多份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潮汕文化作定义,并尝试总结和阐述潮汕文化的特征,反映潮汕文化拥有特殊地位的原因。
-
出版更多更好的方言词典
-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词典 方言区 出版 推广普通话 客家方言 语言学 现实意义 社会学 汉语词典 交际
-
描述:本期发表了关于方言词典编纂研究的专辑。方言词典的编纂和出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有助于语言学、社会学等的研究,还可帮助方言地区的人们了解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有利于学习和推广普通话,以及便于方言区内人们之间的交际往来等。
-
文化促进转型 创意提升产业——深圳市龙岗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
作者:深圳市龙岗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
期号:第3期
来源:开放导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龙岗区 文化产业 深圳市 经济发展方式 海峡西岸经济区 转型 创意 珠三角经济圈
-
描述:山海龙岗,生态家园.深圳市龙岗区地处珠江口东岸深莞惠城市圈的重要节点,是岭南文化、客家文化的重要代表地,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有距今7000多年的咸头岭新石器遗址,体现客家风情的鹤湖新居等围屋和村落.作为连接珠三角经济圈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通道,龙岗是深圳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城区.
-
交流
-
作者:汪耀华
期号:第12期
来源:中外书摘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母乳喂养 胡耀邦 徐铸成 周希汉 文章
-
描述:上期稿挤,没有“交流”一直有点遗憾。 本刊第9期被认为好文章的是:《一生正气胡耀邦》、《徐铸成的“文革”》、《陈粟之争与苏中七战七捷》;被认为不喜欢的是:《永定客家土楼的秘密功能》。第10期被认为好文章的是:《陈庚、周希汉“戒烟记”》、《不用母乳喂养,全球每年1500万婴儿死亡》;
-
改善人居环境 提升城市品位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城市品位 征地拆迁 工程建设 居住条件 教育基地 江南 严格执行 截污工程 货币补偿
-
描述:梅城江南东片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是梅州市继东山教育基地、客家公园之后在建设宜居城乡、打造世界客都,推动绿色崛起的又一重大三旧改造项目。梅城江南东片改造前地势低洼,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建筑杂乱,道路狭窄,安全隐患很大,与
-
中国古镇系列报道之二十:芷溪
-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国地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福建省 连城 古民居 龙岩市 上杭县 宗祠 民国时期 天后宫 客家地区
-
描述:芷溪位于福建省连城县南部,东经116.6度,北纬25.3度,玳瑁山系西侧,属东南丘陵丹霞地貌,为其间小盆地。东邻庙前镇,南接丰图村与上杭县蛟洋乡毗连,西倚上杭县南阳镇,北靠新泉镇,距连城县城52千米,距龙岩市区48千米,距厦门200千米,319国道、厦蓉(龙长)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并建有互通和服务区,
-
客家胡杨邓缵先
-
作者:崔保新
期号:第3期
来源:广东史志.视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胡杨 塔里木盆地 东南沿海 植物学 新疆
-
描述:如果从植物学角度看,客家胡杨是不成立的。客家是分布在东南沿海及长江以南的庞大汉族民系。而胡杨是扎根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树种,二者不仅性质不同。彼此也天各一方。然而,95年前的一个机缘,客家人与胡杨真的结合在一起,这个客家人扎根新疆18年,最终由岭南紫金的翠竹转变为边疆一棵大漠胡杨。他就是邓缵先。
-
赣州东河戏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州 流域 赣江
-
描述:东河戏初名赣州大戏,它集高腔、昆腔、乱弹多种声腔于一身,发源于赣江的贡江流域。赣江上游由章水、贡水汇合而戍,由于章、贡二水分别处于赣州西、东两侧,故当地人习称西河与东河,因而从贡江流域起源的戏剧也就被称为东河戏。
-
分裂的认同:重新解读19世纪槟城国际港口的客家社群
-
作者:王琛发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际港口 槟城 19世纪 客家 社群 解读 分裂 会馆
-
描述:一般讨论东南亚客家历史,往往认为槟城嘉应同乡或者增龙同乡最早在当地为乡人建成会馆。在槟城华人史上,嘉应会馆的地契志载明1801年,最初称为“仁和社”或“仁和公司”,增龙会馆由增城与龙门先贤合创,前身则是“仁胜公司”,其会史曾经说明嘉应会馆1801年地契上亦有标明北侧是“仁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