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句话新闻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人民之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大常委会 人大代表 组织部 江门市 实施情况 全民健身 生态保护规划 河源市 客家文化 梅州市
-
描述:河源市人大常委会检查组采取听取汇报、座谈、实地察看等形式到东源县、和平县、龙川县检查全民健身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河源市陈伟勇)8月28日,梅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到梅县雁洋镇视察了客家文化生态保护规划开发工作。
-
“四个激活”奏响廉政教育曲
-
作者:罗时亮
期号:第11期
来源:广东党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廉政教育 激活 海外华侨 党员干部 教育针对性 客家山歌 文化之乡 教育形式
-
描述:梅县地处闽粤赣3省之要冲,旅罾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共80多万人,素有“华侨之乡”的美称,且客家山歌流行,故又有“文化之乡”之称。近年来,梅县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党员干部教育针对性不强问题,创新教育形式,围绕“四个激活”做文章,奏响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教育曲,取得了明显成效。
-
河源市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与思考
-
作者:刘亢
期号:第2期
来源:商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源旅游 旅游纪念商品的定位 开发的措施
-
描述:河源市是东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河源市的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积淀,旅游商品在旅游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对旅游商品的研究也越发显出了它的重要性。但河源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几乎是零。旅游商品定位、开发至关重要。
-
龙岩:只好嫁给客家人
-
作者:天一燕
期号:第35期
来源:博客天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区行署所在地,下辖县里的人上到这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来工作的人很多,而客家人又老乡观念重,相互提携,相互关照,因此龙岩城里客家人日益增多,随着城市的发展,龙岩人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客家人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
梅州举办文博系统业务培训班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业务培训班 梅州市 系统 新闻出版局 博物馆 客家 中国 主办
-
描述:本刊讯 2012年9月5日至9日,由梅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中国客家博物馆承办的“2012年梅州市文博系统业务培训班”在中国客家博物馆举行,来自梅州各县(市、区)文博系统的100多位干部、职工参加了此次培训班。
-
梅县方言古语词撷萃之元代时期古语词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语词 梅县方言 元代 客家话 语音特点 词汇表达 语法特点 历史层次
-
描述:客家话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这是因为古汉语的许多语音特点、词汇表达、语法特点还保留在客家话中。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客家话中留存的古语词的历史层次,本刊将撷取梅县话中常用的古语词以飨读者。本期所刊载的是梅县话中留存的元代时期的古语词。
-
八仙山下畲族村
-
作者:吴惠聪
期号:第12期
来源:闽南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畲族 边远山区 少数民族 占地面积 诏安县 自然村
-
描述:汀洋村是诏安县三个畲族少数民族村之一,地处闺粤边界,村庄坐落于八仙山麓。是诏安县西部边远山区.也是革命老区村。该村下辖两个自然村,全村共650户,总人1:32650人,占地面积2.5平方千米。因从山区迁居。建村早期操客家语,由于地缘习惯与风尚婚配诸多原因的变化,语言渐杂.现通行闽南语。
-
客家名人选谈
-
作者:谭元亨
期号:第5期
来源:神州民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名人 南人 近代史 厚重
-
描述:鲁迅在《北人与南人》一文中说:“相书上有一条说,北人南相,南人北相者责。我看这并不是妄语。北人南相者,是厚重而又机灵,南人北相者,不消说是机灵而又能厚重。”客家人正是典型的“南人北相”,其“主贵”,具备一种南北融合的文化格,从而在近代史上,叱咤风云,驱遣自如,玉汝于成。
-
和我们一起看历史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8期
来源:看历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论作为民变还是作为西化,它都显得十分另类。而太平天国的这些另类特点,就更值得我们去理性地思量。 page 087 张典婉 《太平轮1949》作者,资深媒体工作者,联合报两届报导文学奖得主。她母亲乘坐1948年太平轮到台湾,从上海富家女到苗栗客家媳妇。
-
深圳观澜贵湖塘老围调查研究
-
作者:吴翠明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国名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村 驳廊天井屋 宝安类型民居 文化传统
-
描述:本文从平面布局、风水歪门及围墙、祠堂私塾及炮楼、民居等四个方面,对深圳一处古村落“贵湖塘老围”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并以其为例,分析了自清康熙“迁海复界”后南迁客家人对当地宝安类型民居的改造,由此对当今部分学者和文化部门关于深港地区大量存在的“客家围村”的研究结论,提出了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