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山歌”的社会内涵和价值
-
作者:温萍
期号:第2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革命山歌 客家人 客家文化 竹枝词 中原文化 生动形象 历史文化 民族民间音乐 劳动人民
-
描述:言丰富,通俗易懂,生动形
-
试析客家方言形成的社会因素
-
作者:何睦
期号:第2期
来源:作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分布范围 社会因素
-
描述:治因素。
-
清初台湾方志的“客家”书写与社会相
-
作者:李文良
期号:第31期
来源:台大历史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代台湾史 治台政策 汉人祖籍分布 客家 方志
-
描述:志的作者及其意圖。筆者基本上認為:在研究方法或策略上,與其把清初臺灣方志的「客家」書寫看成是一張「客家人的照片」,來觀察客家的面貌;倒不如將之視為一面「鏡子」,藉以照射清初臺灣的社會相。
-
林畲客家宗法社会略述
-
作者:丘一华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中国 福建省 客家 宗法制度
-
描述:林畲客家宗法社会略述
-
客家社会大伯公信仰在东南亚的发展
-
作者:郑志明
期号:第1期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信仰 大伯公 客家社会 东南亚
-
描述:个汉人社会鬼神崇拜下的深层观念系统。东南亚华人社会的族群结构是多元的,客家族群虽然人数众多,也无法避免与其它族群文化的相互融合,大伯公信仰正是族群融合重要的文化指针,其发展的趋势值得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
村落视野中的乡村社会整合―广东梅县书坑村的个案研究
-
作者:杨小柳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整合 乡村变迁 村落共同体
-
描述:广东梅县客家村庄书坑村利用村落共同体的整合因素,发动群众和外出华侨乡贤改善村庄基础设施,而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通过此实例,展现了乡村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在改革开放30年巨变过程中的延续和创新,并探讨了这种延续和创新对于当代乡村社会整合的现实意义。
-
农村客家女性人格特征与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
-
作者:刘敏岚
期号:第4期
来源: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网络文化 文化强国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
描述:对150位农村客家女性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的调查,发现农村客家妇女的人格特征与全国常模有很大差异;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不同程度地受其文化程度、打工经历、经济状况及子女情况等的影响;农村客家妇女的人格特征影响主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率
-
试论土地革命对闽西客家传统社会的影响
-
作者:张佑周
期号:第24期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地革命 闽西客家传统社会 影响
-
描述:20世纪20年代末期开始的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进入闽西,领导闽西人民进行土地革命所掀起的革命风暴,对闽西客家传统社会带来了根本性的冲击,闽西客家人民实现了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
近代客家认同感的背景研究:——评《近代客家社会的形成——“
-
作者:小林宏至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社会 近代 他称 自称 认同感 客家文化 客家人 历史学
-
描述:《近代客家社会的形成——“自称”与“他称”之间》一书如标题所示,从客家人对自己的视点与邻近客家的人对客家人的视点来考察“近代客家社会”的形成过程。该书作者饭岛典子博士就读于一桥大学时,在中川学教授的指导下学习历史学,她从历史学的视角来研究客家文化,
-
民国时期大埔县百侯村的水客、侨批与侨乡社会
-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发展 侨乡 民国时期 大埔县 水客 研究成果 华侨史 分布地区 华南地区 地理环境
-
描述:总体形象,而缺乏对各地差异性的认识和了解,似乎整个侨乡是均质的。实际上各个侨乡因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等不同而千差万别,如沿海平原与内陆山区、潮汕地区与客家地区,差异相当明显。’要获得对侨乡社会的具体认识和理解,除进行乡村的个案研究外,别无他途。[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