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516)
报纸(1251)
学位论文(314)
图书(177)
会议论文(67)
视频(54)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516)
报纸 (1251)
学位论文 (314)
图书 (177)
会议论文 (67)
视频 (54)
按年份分组
2015(54)
2014(1790)
2012(299)
2009(122)
2008(122)
2007(74)
2006(47)
2005(26)
2004(33)
1987(1)
按来源分组
其它(429)
客家研究辑刊(168)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78)
嘉应学院学报(69)
嘉应大学学报(12)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6)
中国经济史研究(2)
南方农业学报(1)
体育学刊(1)
清代赣南客家人的风水观与地域社会―以三僚曾氏坟墓纠纷为例
作者:温春香 朱忠飞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风水观  地域社会  三僚  坟墓纠纷 
描述:观念以及风水观与地域社会的复杂关系。
清代赣南客家人的风水观与地域社会:以三僚曾氏坟墓纠纷为例
作者:温春香 朱忠飞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观念以及风水观与地域社会的复杂关系。
围屋化:族群历史记忆的社会化叙事——广西贺州客家围屋作为叙
作者:郑威 余秀忠  期号:第1期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屋化  历史记忆  社会化叙事 
描述:,是贺州客家人对自身文化进行表达和表述的一种社会叙事文本,同时也为叙事学提供了一种族群历史记忆的叙事范式。
客家神灵和地域文化的多元视界——“客家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
作者:周建新 刘宇  期号:第1期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神灵  地域文化  民间信仰  风水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客家风水文化、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域社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达成了许多共识,也提出了不少新问题。
传统与现代的博弈:客家族谱的社会功能变迁
作者:毕剑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族谱  社会功能  博弈论 
描述:客家族谱是记录客家宗族世系和重大事件的谱表文书,对客家民系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客家族谱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价值取向和社会功能,这些价值取向和社会功能的变化本身就反映着客家人朴素的博弈理念。
作为中国东南部社会文化变量的客家方言
作者:孔迈隆 周云水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客家方言  文化变量  东南  中国  语言多样性  社会群体  客家话 
描述:本文讨论的主题与中国东南部语言多样性有关,语言是影响该区域社会组织的重要变量。语言的差异可以用来区分社会群体,通过研究广东讲客家话的群体与广西讲白话的群体之间的互动,可以说明这一点。
民俗传承的地方性研究:以客家乡村社会为个案
作者:刘晓春  期号:第1期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俗传承  地方性  大传统  小传统  社区 
描述:民俗学研究正面临着多门学科的挑战,其根本的方法论缺陷在于将民间文化从民众的生活中抽离出来本文试图以客家乡村社会为个案,从民俗传承的基本社区、民俗传承的主体、主体在具体时空坐落中的民俗传承与创造、大小传统之间的互动等方面,论述了民俗传承的地方性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客家古民居与构建和谐社会
作者:毕剑  期号:第6期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古民居  人聚空间  和谐与生态  和谐社会 
描述:客家古民居是客家先民在进入赣闽粤三角边区后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和社区环境所创造出的一种民居形式,它处处透着和谐,时时透着生态,是一种和谐的人聚空间,具有我国目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典型特征.
客家传统社会与神明崇拜
作者:罗勇 邬开荷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传统社会  姓氏宗族  祖宗崇拜  神明崇拜 
描述:发展的过程中,不免在婚姻、风水、土地、山林、水利等问题上与其他的姓氏宗族发生矛盾和冲突,这时,便需要有共同的神明崇拜以化解矛盾,求得在同一地域内的各个姓氏宗族的共同发展,因此,要理解客家传统社会,就必须理解客家人的神明崇拜
南朝地下流民社会与客家形成初探
作者:崔振俭  期号:第5期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通过对南朝地下流民社会的形成及生存形态分析,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探索其与客家民系形成的因果关系,力求更清晰地揭示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以及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光州固始”的符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