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 加速推进“四化”进程——赣县县长黄志
-
作者:卢柏松
期号:第14期
来源:江西政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贯彻落实 十六大精神 地方经济 招商引资 经营城市 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 新举措 发展思路 运作模式
-
描述:展思路,突出生态城市、客家文化城市、旅游城市、商贸城市四种特色。二是坚持高效率筹资。通过盘活土地聚集资金,优化环境激活民资,扩大开放引进资金,深化改革置换资金,选准项目争取资金,转让城市设施使用权获得资金,银行贷款投资等多种方式,共筹集
-
广东梅州地区传统客家民居建筑地理观
-
作者:罗迎新
期号:第5期
来源:热带地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市 客家民居建筑 地理观
-
描述:上讲究座北朝南与中轴对称相结合,建筑上注重实用舒适与环境氛围相融合;不合理削坡建房常常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成为地质灾害发生的最大潜在因子;梅州传统客家民居建筑的生态环境理念对现代民居建筑仍然具有借鉴与启示作用。
-
六堆客家文化园区
-
作者:谢长荣 陈敬烜 洪明裕 刘肇隆 潘泗毓 张鹃后 江敏懿 洪志佳 潘昌佑 刘国沧 陈俊铭 吴建彰 王煦中 简彰庆
期号:第2期
来源:建筑技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建筑层数 住宅体系 解决方案 生态环保 生态园区 有巢氏 大学建筑 针对性 倡导者
-
描述:谢英俊,1977年毕业于淡江大学建筑系,"永续建筑,协力造屋"的倡导者,被誉为"现代有巢氏"和"建筑界的史怀哲"。在实践中不断推广和发展其独特的轻钢柔性住宅体系及有针对性的生态环保的解决方案,开辟出一条独特的常民建筑之路。
-
兴宁赏灯 非遗拯救了传统建筑
-
作者:罗德胤 孙娜
期号:第11期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龙屋 兴宁 客家文化 客家人 中国民间 花灯 客家民居 广东省 文化生态 元宵节
-
描述:从申请"中国围龙屋之乡"材料提供的详细清单和考察途中随处所见的一栋栋围龙屋来看,我们相信这一调查数据的真实性。这里,不仅有独具特色的客家民居,还有赏灯的地域文化生态。当地流传的赏花灯仪式必须在围龙屋的祖
-
闽南客家族谱的祖源叙事与族群认同研究:以诏安二都为中心的探讨
-
作者:朱忠飞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南客家 祖源叙事 宁化石壁 陈元光 族群认同
-
描述:在闽南客家族谱中,存在宁化石壁和追随陈元光入闽两种祖源叙述模式,两种祖源叙述模式都代表了对中原正统的心理诉求,同时也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族群认同取向。这两种不同的族群认同取向正好反映了闽南特殊的族群生态环境。
-
论赣南客家城市滨江景观形象设计与定位
-
作者:刘玉宝 丘昭元
期号:第2期
来源: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城市形象 滨江景观 客家人文 生态景观
-
描述:三江两岸的城市滨水景观规划与细部设计,并选择赣南客家古城滨江局部进行个案分析与探讨,力求营造具有客家人文特色的生态景观和人性化、艺术化的和谐人居环境。
-
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保护策略研究
-
作者:柯莉娟
期号:第4期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灯彩歌舞 文化保护 策略
-
描述:赣南灯彩歌舞文化有着显著的原生态民间舞蹈的特征,是传统的农耕文化的结晶,具有独特的艺术特性。本文在对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的文化内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其传承保护进行深入的探究。
-
永定客家博物院文化理念设计
-
作者:庄逸君 杨丽
期号:第9期
来源:建筑知识(学术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永定客家博物馆 设计理念 功能设计
-
描述:永定客家博物馆设计以客家历史文化发展为线索,以五凤楼作为博物馆的设计蓝本,以现代创新设计理念和历史文化元素相融的设计手法,注重功能性、文化性、科学性、生态性、安全性、经济性的协调统一。
-
唱片评鉴
-
作者:暂无
期号:第6期
来源:音响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唱片 评鉴 音乐专辑 整理工作 俄罗斯 雨果 客家 合作
-
描述:黄红英:《心事》黄红英可谓是雨果唱片旗下最重要的其中一位歌唱家了。自从2002年开始双方首次合作,推出在唱片界中震动不小的音乐专辑《初次尝到寂寞》,短短几年间,雨果相继为黄红英推出了《九月的故事》、《俄罗斯之旅》和《客家妹子》几张叫好亦叫座的专辑,同时她亦参与了原生态专辑《客家山歌》的整理工作。
-
知红都,爱家乡
-
作者:杨荣红
期号:第12期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教学设计】 一、适用教材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市情教育读本(小学版)。 适用年级:4~6年级学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发展与变化、红色景观、名胜风景、生态环境、客家风情等),课堂上展示、评价学生的活动成果,课后写总结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