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客家文化旅游及其产品开发创新:剧场化、园区化与产品的整合
-
作者:江金波
期号:第2期
来源:热带地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旅游 旅游产品开发 创新 剧场化
-
描述:为撬动,渲染客家文化之旅的高端品味,强化其审美效果;依托传统围楼村落,建设综合文化主题园区,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限度地景观化,克服其产品零散而单薄的不足;通过主题创新、组合创新、结构创新使其产品
-
广东丰顺汤南半山客语言调查
-
作者:林伦伦 李雪媚
期号:第3期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潮州话 半山客 发展趋势
-
描述:广东丰顺汤坑片的居民,一般都会说客家话和潮州话两种方言.在对丰顺县汤南镇潮州和客家混居的长坑管理区里的两个自然村落:长林村(客家)和金灯盏村(潮州)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分析居民使用语言的现状,并从性别、年龄、家庭、职业和文化等方面分析居民掌握和使用语言的特点及其成因.
-
黄畲客家的丧礼丧服制度及其变革
-
作者:杨鹤书 杨鹏书
期号:第2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丧服制度 客家人 丧礼 丧葬礼仪 平远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变革 黄畲 黄金 文化人类学
-
描述:畲山乡,山峦奇秀,万木葱笼,高山流水,鸟音鸡鸣,梯田层层,村落点点,风光旖旎,景色招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黄畲客家人世代繁衍生息其间。
-
搞好龙津河水土保持 开发“百里旅游”资源
-
作者:赖德才 余乐迈 李松茂
期号:第12期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 龙津河 水土保持 旅游资源 开发
-
描述:峡、九龙峡)、温泉浴、古村书香、洞里村落、客家圣地(大丰山)等美景,更有百里平湖的山光水色.因此,龙津河流域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
客家古村白鹭的民居建筑
-
作者:陈金泉
期号:第3期
来源:小城镇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族 白鹭村 民居建筑 平面布局 雕刻装饰
-
描述:白鹭村,位于赣南中部地区赣县的北隅,离县城63公里,与兴国县和万安县接壤。整个村落南北走向,长约1公里,宽约0.3公里,背靠龙岗,玉屏两山,前临鹭溪河,可谓依山傍水。烟峦翠阜、叠嶂绵延的后山形成弧状拱卫着村庄,五条山脊伸至村后,被古代勘舆家称其为“五龙山形”。鹭溪河九曲连环,下游河畔有二座山岭,
-
从丧葬“道场”看成都东山太平村客家人的信仰
-
作者:李海梅
期号:第1期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丧葬道场 太平村 客家人信仰
-
描述:太平村客家人丧葬"道场"中的各种礼规,杂糅了人为宗教的内容,凸显了儒家思想与释道二教合一、宗教信仰服务于民间信仰的特点,体现了客家人复合性的信仰特征。多种信仰渗透在客家村落的民间生活中,强化了客家族群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保持客家族群传统文化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
梅州客家人植物崇拜的调查研究:以五华县为例
-
作者:杨期和 杨和生 陈丽青 尹小娟
期号:第36期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植物崇拜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保护观 植物的传统利用
-
描述:社会发展中的稳定性,并对民间传统利用的植物分别按药用、食用、观赏和文化方面进行编目;同时指出了客家地区的植物崇拜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讨论了梅州客家地区的植物文化在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利用传统文化对村落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
-
赣州客家聚居区的闽南人由来探究
-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3期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聚居区 闽南人 江西赣州
-
描述:基于对赣州地区闽南人村落的田野调查和闽南人的族谱等文献材料,探讨该地区闽南人的地理分布,分析了他们迁居赣州的原因与过程,认为迁居赣州的闽南人应该是历史上不同时期由于不同原因迁入的,其主体应当为明末清初时期闽广人迁徙江西的移民,而并非全都是郑成功旧部后裔。
-
客家民居建筑文化风格 白鹭村
-
作者:许鹏
期号:第1期
来源:中华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居建筑 白鹭 客家民居 祠堂 客家人 建筑群 赣州市 天井 装饰 图案
-
描述:座千年古村落。远远地看,那一幢幢雄壮巍峨的客家古祠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古村昔日的辉煌,那些精美绝伦的雕梁画栋让人怀古幽情。这里曾经是一个白鹭成群的世界。客家人迁居于此后,那一栋栋巍峨的祠堂就是他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它们和白鹭的青山
-
深圳观澜贵湖塘老围调查研究:兼论客系陈氏宗族对宝安类型民居
-
作者:吴翠明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国名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村 驳廊天井屋 宝安类型民居 文化传统
-
描述:本文从平面布局、风水歪门及围墙、祠堂私塾及炮楼、民居等四个方面,对深圳一处古村落"贵湖塘老围"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并以其为例,分析了自清康熙"迁海复界"后南迁客家人对当地宝安类型民居的改造,由此对当今部分学者和文化部门关于深港地区大量存在的"客家围村"的研究结论,提出了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