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涪陵土碉楼“湖广填川”带来的客家城堡
-
作者:李盛虎 陈啸 黄海
期号:第11期
来源:重庆旅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的疑问,这不是一座袖珍的客家土楼吗? 从“张献忠剿四川”到“湖广填川” 严格意义上讲,我们所说的碉楼与客家土楼属于同一类建筑,建筑学上将这类具有防御功能的闭合式民居叫做“围屋”。
-
重建新天府:纪念“湖广填四川”340周年
-
作者:陈世松
期号:第1期
来源: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天府 地震灾区 灾后重建工作 “湖广填四川”
-
描述:大量历史事实表明,迁川的客家人在定居四川的过程中,勇于确立四海为家的宽广胸襟,采取主动融入的姿态,故而能尽快适应环境,在四川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样的创业精神,对于当前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具有诸多值得借鉴之处。
-
四川的“土广东”来自何方--孙晓芬《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
作者:周舸
期号:第4期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四川 客家学 大学出版社 广东 历史与现状 文学创作 清代前期 史论结合 参考书籍
-
描述:“土广东”),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半个世纪从国内和海外入蜀的客家人和客属归侨。作者力求从历史学、客家学、社会学、方言、建筑、民俗、人物和文艺等多角度来体现,史论结合,集学术性与史料性于一书。是
-
闽西客家与四川客家民居比较
-
作者:周小艺
期号:第1期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居 闽西客家 民俗文化 客家人 四川客家 汉民族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土楼 民族迁徙 民族形成
-
描述:客家人文化在有渊源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闽西一带与较内陆地区文化更各个成一色,本文拟就闽西与四川客家民居特色做一个简单得比较分析。 一、闽西与四川客家的形成 客家人的先民原居今天的黄河流域
-
从田园到田园:试论耕读文化对客家人入川的影响
-
作者:曾令远
期号:第18期
来源:管理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耕读文化 文化复制
-
描述:耕读文化是客家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客家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直接相关.耕读文化从思想意识上引导,在物质条件上限制,对客家人入川准备、入川时间、入川路线直至最终地理分布的形成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客家人的入川实质上是一种从田园到田园的文化模式的复制.
-
浅谈“湖广填四川”对巴蜀地区的文化影响
-
作者:李华
期号:第6期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湖广填四川 文化影响 巴蜀地区
-
描述:由、封固的体系被打破了,逐渐接受中原文化的潜入并吸收其精髓,形成了现今有地域特色的巴蜀文化。
-
四川的客家人暨客家文化与特色旅游开发
-
作者:孙晓芬
期号:第5期
来源:巴蜀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旅游开发 客家文化 四川 岭南文化 中华民族 艰苦创业 海洋文化
-
描述:增添了海洋文化。真正是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
-
清代四川客家人农业经营状况
-
作者:张学君
期号:第6期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川 客家人 农业
-
描述:在清代四川移民浪潮中 ,客家人的大规模移入对四川经济恢复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客家人在不同时期移民四川 ,土地占有情况大不相同 ;他们立足农业 ,注重家庭副业和手工业 ,并以商养农 ;在经济活动中保留了浓厚的传统经济观念 ,具有根深蒂固的群体意识和传统观念和向心力。
-
四川的客家人和客家方言
-
作者:李文泽
期号:第1期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四川 客家方言 西南官话 中原地区 移民 郭沫若 普通话 广东 西南方言
-
描述:一带,客家话也以广东梅县为中心,通行于客家人居住的区域,如广东东、北部,广西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然而在远隔东南数千公里之遥的四川却也有客家人,客家话也在四川的一些地区通行。四川的客家人通常
-
文化视野下的四川客家族群认同
-
作者:张海熔
期号:第1期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川客家 族群认同 传统文化 大众文化
-
描述:与心理认同的强烈需要。以四川客家族群认同的文化表征为基点,追根溯源,实现四川客家文化在当代社会的重新组合,是构建四川客家族群认同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