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客家传统民居对现代住宅设计的影响
-
作者:温亮兴
期号:第17期
来源: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空间组织 文化影响 设计核心
-
描述:着重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交流空间组织、建筑的尺度、施工的质量、建筑文化底蕴等各个方面对客家传统民居文化中的许多精髓理念和做法进行论述,并且在现代住宅设计如何借鉴与应用客家传统民居建筑文化.
-
人文珠江:以居住之名--客家围楼:梦里依稀身是客
-
作者:魏安莉 王少芳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国三峡:水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居住 珠江 人文 空间感受 心理结构 自我认同
-
描述:作为非著名范例,也更具草根精神的粤东、粤北的客家围楼,向我们揭示客家地域的意义,表达客家人的空间感受,展现客家人如何通过建造围楼并在其中起居逐步地形成内向的自我认同的心理结构。
-
《建筑知识》2005年总目录
-
作者:暂无
期号:第6期
来源:建筑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户型分析 建筑设计 中国建筑学会 建筑艺术 建筑玻璃 住宅设计 古民居 高层住宅 造型元素 晋中民居
-
描述:比较6-P46建筑细部(一)6-P57北京有座西洋建筑博物馆——东交民巷建筑设计1-P17建筑视觉与空间塑造——从徽州民居天井的视线分析谈起1-P21轻松设计(一)1-P51功能的空间和空间的功能
-
剖析会馆文化 透视移民社会:从成都洛带镇会馆建筑谈起
-
作者:傅红 罗谦
期号:第4期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洛带 西部客家第一镇 会馆建筑 会馆文化
-
描述:四川会馆建筑,其数量与分布,位居全国之首。这与明末清初以来的“湖广填四川”等历史背景无不相关,在此,本文以成都洛带会馆建筑作个案分析,在剖析会馆建筑本身的建筑、空间特征的基础上,对其所在的社会环境、历史人文环境以及自然地理环境作个初步的考察,试图从地方文化的角度诠释这一特殊建筑的现象。
-
宁化客家祖地的世界级品质及其开发
-
作者:罗金华
期号:第1期
来源:三明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祖地 宁化 旅游资源 品质 开发
-
描述:、传承、光大客家文化,促进其与自然风光相结合,拓展客家旅游新的形式、内容与空间,进而实现客家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
永定土楼生态博物馆建设构想
-
作者:曾启鸿 袁书琪
期号:第3期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博物馆 客家文化 永定土楼
-
描述:的契机,居民生活的改善,天人合一的外部环境,动态的内部空间,独特的和原生态客家文化等方面论证了建设永定土楼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将生态博物馆理念运用到永定土楼的旅游开发当中,提出了生态博物馆的开发思路和重点,旨在探索我国非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意义和价值。
-
闽粤赣边客家地区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
作者:陈义彬
期号:第6期
来源:经济地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粤赣边 客家地区 旅游产品 开发
-
描述:发达地区的市场需求,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且旅游开发条件不断改善。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包括:树立客家民居、民俗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促进产品组合开发,即项目组合、时间组合、空间组合;加强区域合作,减弱内部
-
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实施思考
-
作者:黄厚文
期号:第4期
来源:规划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规划 赣州
-
描述:赣州城地处"三山"、"三水"之中,形成独特的龟形城市形态和"丁"字形传统空间格局,具有以客家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特质.其保护规划从对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着手,提出名城保护的技术措施和行政措施,以名城风貌特色保护、整体环境改善的成果吸引游人,促进地方旅游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
香溪堡,客家古堡泡温泉
-
作者:莲子 阿明
期号:第2期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旅游区位 建筑艺术 古堡 田园风光 高速 龙门县 惠州市 建筑群 竹林 深圳
-
描述:香溪堡旅游区位于惠州市龙门县沙迳镇.以神秘的古堡风情,秀丽的田园风光为主题,浓郁的古堡风情,上千亩的竹林,独具岭南建筑艺术遗风的古码头、五宅古围、正街和廖氏宗祠等古建筑群,其悠久的历史,给人留下时光倒流的回味和联想空间。自驾路线:深圳—梅观高速—莞深高速—龙林高速—樟木头—桥头—博罗龙
-
广东饮食文化景观及其区域分异研究
-
作者:蔡晓梅 朱竑 司徒尚纪
期号:第3期
来源:热带地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饮食文化景观 区域分异 广东
-
描述:,水产品中的水神信仰。广东饮食文化景观的区域特色在全国饮食文化地理上占有独特地位,具有典型的区域特质,但其内部仍有文化分异性。根据相关原则,首次划分广府饮食文化区、福佬饮食文化区、客家饮食文化区,并指出他们各自的空间分布与文化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