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州市举办“2013’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产品博览会 文化创意 梅州市 客家 企业投资 政府引导 协会组织 合作平台
-
描述:2013’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简称“客家文博会”)于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1月3日在梅州举行。本届客家文博会的最大亮点,是在政府引导下,由协会组织和企业投资以市场化方式投资举办,旨在突显客家特色,打造客家文创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客家文创产业发展。
-
客家语词汇中遗留的古汉语现象
-
作者:喻述君
期号:第4期
来源: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语 词汇 古汉语
-
描述:客家语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遗留了较多古汉语现象.本文简单分析了客家语词汇中遗留的古汉语现象及其成因,提出研究客家语古汉语现象是探究古代中原汉语的重要途径,也对繁荣发展客家文化及树立母语文化情怀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
新时期客家族谱修撰的文化意义探讨
-
作者:袁晓莲
期号:第1期
来源:大众文艺(理论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地域间的文化交流可以消除隔阂,增进了解。台湾与福建只有一峡之隔,然而同宗同源的血脉亲情却因为历史的原因阻断了理解。在国务院通过《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新的历史时期,利用族谱文化加强台海民间交流,促进民间情感沟通,对增进两岸的合作与发展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文化探析
-
作者:王琴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国建筑企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理念 文化 地域特色
-
描述:以惠州传统客家民居为例,从文化的角度对我国传统民居的形态结构进行了分析,阐述在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民居建筑形式的合理性。并进一步探讨传统民居的构筑语言及建筑文化对现代城市居住建筑发展的启示意义。
-
“世界客属第26届恳亲大会”在印尼举行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印尼 世界 印度尼西亚 雅加达 副总统 副省长 开幕式 刘建超
-
描述:本刊讯 2013年9月10日至11日,由印尼客属联谊总会承办的“世界客属第26届恳亲大会”在印尼雅加达隆重举行。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个客属团体的客家乡亲和嘉宾欢聚一堂,共叙乡情,共谋发展。印度尼西亚副总统布迪奥诺、雅加达省副省长钟万学、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刘建超等出席了开幕式。
-
福建汀州城址勘查
-
作者:王子奇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 汀州 客家 城址
-
描述:2009年11月,笔者对闽西客家地区进行了田野勘查,汀州城是该区域文献记载较为清楚、遗迹保存相对较好的一处城址。该城于唐大历间迁治今地,宋治平间扩城、明末再次扩城,城市规模不断增大,城市形态和街道格局也有所改易,体现了汀州城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
-
对客家古民居进行旅游开发的理性思考
-
作者:王秀娟
期号:第10期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居 价值内涵 旅游开发 保护
-
描述: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化进程与日俱进的今天,一些能反映中国历史文化的客家民居正遭受着各种破坏。本文对客家民居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对客家民居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进行了理性思考。
-
以闽西北客家文化为主申报世界遗产
-
作者:卢维沙 罗施上
期号:第5期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世界遗产 西北 申报 客家民系 文化中心 经济发展 客家人
-
描述:据统计,现在全球客家人约有1.2亿,分布于五大洲93个国家、地区。客家民系传载的客家文化博大精深,也蕴藏无限商机,在闽西北做大做强“客家文化中心”品牌,把千年厚瞧的客家文化转化为我省优结构、扩消费、促就业、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新支柱,
-
客家语中遗留的古代语法、语音
-
作者:喻述君
期号:第14期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语 语法 语音 古汉语
-
描述:客家语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方言,在语音、语法等方面遗留了较多古汉语现象。本文简单分析客家语中遗留的古汉语语法语音现象及其成因,提出研究客家语古汉语现象是探究古代中原汉语的重要途径,对繁荣发展客家文化及树立母语文化情怀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
客家地区舞狮运动源流、特征及前瞻:以深圳福永镇为例
-
作者:许晓容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永镇 舞狮 内涵 文化特征
-
描述:深圳福永镇舞狮运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体育文化特征.未来的发展应该注重人才培养、扩大宣传,并逐渐渗透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去,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一项体育活动;同时不断发掘其市场经济价值,扩大文化的影响力,实现舞狮运动的国际化与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