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彰显“三位一体”功能的建筑:零距离感触客家土楼
-
作者:李未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华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零距离 客家土楼 三位一体 建筑 功能 规划师 粘贴
-
描述:我是个很怀旧的人,总是喜欢回味曾经去过的地方,尤其是对特色区域和特别建筑零距离感触的记忆,经过了大脑的储存、复制与粘贴,甚至比第一时间的印象和描述还要真切,还更亲切。我意识到这种现象乃规划师的职业使然。
-
中国近代以来学术建构对客家研究的影响——以罗香林《客家研究
-
作者:陈世松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学术建构 近代以来 罗香林 导论 中国 20世纪前期 19世纪初
-
描述:以来国内学术环境的影响,为17世纪以后才开始具有自我区分意识的客家族群,进行了系列“学术包装”,建构出一个客家人源自中原,经过五次迁徙,最后于宋代在闽粤赣边形成独立民系的学说体系。[第一段]
-
从台湾客家小说看大地之母形象塑造
-
作者:樊洛平
期号:第1期
来源:创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客家小说 大地之母形象 农耕文化认同
-
描述:透过台湾客家小说的阅读视野,最能体现客家族群文化性格的人物,当属有着大地之母美誉的客家女性.这种族群形象与性格的生成,一是与客家女性在移垦社会生存方式中的族群角色定位直接相关,二是与她们爱乡爱土的大地情感和生命意识分不开,究其根源,皆来自于客家女性对农耕文化的生命认同.
-
谁是“畲”,谁是“客”:《逸经》之畲客问题讨论
-
作者:温春香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逸经》 客家 畲族
-
描述:自清代客家人意识展现以来,客家人对用于指称他们的词语皆极为敏感。进入民国,因谈论客家引发的说客风潮就有三次。《逸经》杂志因发表一篇小文引发畲客讨论,它成为民国因说客问题引发的第三次大风潮。在这次风潮中,客家人对其中国性的强调得以再次阐扬。
-
柳氏流芳
-
作者:蝼冢
期号:第2期
来源:延安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上元 延安文学 上关 庄河 新小说 围屋 母亲 族长 下关 柳氏
-
描述:1.梗概围屋是客家人的代表建筑。这个我是知道的。但对这个屋里的人却一无所知。我只是隐约地意识到汤厝语中的客家语成分跟客家人有某种坚定的维系。换而言之,这里,这个房子跟北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设置了一个叙述者,他是唯一留下来的人,是这座围屋唯一的最后的见证者。故
-
客家形成于南宋论
-
作者:张天周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集韵》 客家民系的形成 客家先民 《宋史·地理志》 客家方言 客家学研究 宁化石壁 历史与传统 绍兴和议
-
描述:客家形成于南宋论张天周客家人口众多,分布范围极广。由于它具有自己的方言、习俗、精神、自觉意识等社会文化传统,特别是随着客家人在海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因而海内外不少专家学者,对客家问题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客家民系形成于何时,却...
-
论客家传统情歌的婚姻伦理观
-
作者:魏启清
期号:第2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情歌 伦理观 客家传统 婚姻生活 劳动人民 伦理道德观 封建礼教 封建社会 爱情婚姻 爱情生活
-
描述:伦理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部分,属于上层建筑。它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的烙印。客家情歌中凝聚的伦理观,虽然也带有时代的痕迹,但它反映的是劳动人民的伦理思想,与在整个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的伦理思想相比,有着迥然不同的内容,在伦理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
-
根在祖国大陆 源是中华文化 从文化上做好反“台独”工作
-
作者:徐松华
期号:第1期
来源:统一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文化 和平统一 祖国大陆 文化交流 中国化 海峡两岸 台湾当局 中华民族 文化内涵 客家文化
-
描述:台湾文化内涵丰富,与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相近相通,根都在祖国大陆,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祖同宗,中华文化是中国和平统一的精神基础,相同的民族文化是连结海峡两岸中国人情感的纽带。弘扬中华文化,扩大两岸文化交流,增进同胞之间的感情,减少敌对意识,为祖国和平统一做出努力,应该成为海
-
太平天国官制的基本原则与前后期变化
-
作者:王明前
期号:第2期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太平天国 官制 客家 贵族特权
-
描述:太平天国官制是太平天国以客家人为主要精英阶层的社会结构的反映,旨在强化广西客家“老兄弟”的世袭贵族特权。杨秀清有意识强调官爵的特权性质而弱化具体职任。后期官制的变化,一方面体现了贵族阶层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是天京朝廷与地方诸侯权力斗争的反映。
-
广西象州县壮族语言使用状况与民族心理分析
-
作者:李文波 刘静
期号:第4期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壮族 语言 使用特点 心理分析
-
描述:广西象州县以壮族为主 ,区域通用语言为壮话和桂柳话以及客家粤北话 (又称麻界话 )。文章通过分析语言使用状况的调查结果 ,总结出象州壮族在语言使用上具有以下民族心理 :(一 )开放性 ;(二 )自觉的本民族语言传承意识 ;(三 )具有本民族的“语言情感” ;(四 )在双语使用中具有语言自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