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秦汉赵佗族属与岭南三大民系形成发展举述
-
作者:杨豪
期号:第3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赵佗 秦汉 民系 岭南 族属
-
描述:近读报载新闻:《广州日报》2007年12月1日珠三角栏载有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依秦始皇33年(公元214年)赵佗出任龙川县令这段历史提出有:河源是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的城市定位立论。面对梅州之称世界客都,赣州之称客家摇篮说法并有所怀
-
梅州再建梅花乡
-
作者:谢永昌
期号:第8期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花 同乡会 再建 广东省梅州市 梅花山 梅树 广州罗岗 客家精神 台北市 城市建设
-
描述:梅州再建梅花乡谢永昌梅花凌霜斗雪怒放,一树独先天下春。中国是梅花的故乡。出土文物证实,中国早在4000年前就有梅花。中国人大多喜爱梅花,把它视为国花,因为它象征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气质和心灵仪容兼美的风采。中国武汉、南京、苏州等大中城市以梅为市花;广东...
-
三明风貌
-
作者:王靖诚
期号:第4期
来源:上海集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2003年12月 《三明风貌》 普通邮资信封 邮资图 企业形象封 三明邮政信函广告公司
-
描述:三明为闽西北的新兴工业城市,由原三元、明溪两县合并得名,现辖九县一市二区,历史悠久,出土颇多的新石器时代文物。古人类化石“清流人”的发现,把福建人类活动史前溯至一万年以前。石壁村为客家大迁徒
-
湖广会馆系列三 客家行走的印记
-
作者:韩西芹 刘汪洋
期号:第10期
来源:今日重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湖广会馆 客家移民 客家文化 客家人 移民文化 客家传统 重庆 印记 移民生活 移民运动
-
描述:2007年国庆7天假期,湖广会馆就接待中外游客、市民2万余人。此间,举办的第二届移民文化节,以"客家文化展示"为主题,让人们在感受客家传统节目的喜庆和热闹之余,也倾听了一座城市一路走来的历史足音……
-
悉尼首位华裔副市长
-
作者:罗英祥
期号:第5期
来源:对外大传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副市长 澳大利亚 客家地区 悉尼 华裔 天主教 慈善机构 大城市 惜时 政坛
-
描述: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悉尼的首位华裔副市长曾筱龙,政坛任职近两届。曾筱龙于1942年诞生在江西的一个客家地区。1949年,随双亲移居香港。在友人的举荐下,曾筱龙进入慈善机构——天主教学校念书。在校园的日子里,曾筱龙惜时如金,勤学不辍。
-
让我们的山歌也来抗争!
-
作者:宁二
期号:第17期
来源:南风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音乐 水库 客家山歌 社会运动 夜行军 菊花 农村 台湾农业 有机农业 金曲
-
描述:从农村到城市再重返农村,从摇滚到传统音乐再放眼世界,从街头抗议到平和再到欣赏"安静的力量",林生祥、钟永丰们一直不变的是对社会议题的关注,10年前的反水库运动是第一次,但两个月前的拒领金曲奖肯定不是最后一次。
-
论粤北采茶戏与文化旅游的结合
-
作者:谢娜 肖华
期号:第8期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北采茶戏 茶文化 丹霞文化 客家文化
-
描述:粤北采茶戏是韶关历史文化中的一朵艺术奇葩,粤北采茶戏可以实现同茶文化旅游、客家文化旅游、丹霞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可在韶关旅游城市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
客家社区的传统建构与文化抗争-以粤东钟姓护祠事件为例
-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城市拆迁 护祠 传统建构 文化抗争
-
描述:经历了一个构建和创造、再造的过程,并促使地方社会文化变化发展,传统文化在“无意识地传承”的同时又被“有意识地创造”。面对现代化、城市化的冲击和扩张,传统文化没有消失、中断,而是继续作用,甚至在许多层面强大和复兴。
-
客家文化“舞麒麟”
-
作者:刘明军 江鸟
期号:第9期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民间艺术 城市化进程 重要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 深圳 情感因素 文化形态 思维方式 现实意义
-
描述:舞麒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深圳(原宝安县)民间艺术中有"西狮东麟"的说法。如此厚重的非物质文化形态,蕴含着当地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情感因素,因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保护、传承、发展麒麟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山水相依、潮客留隍:小城镇风貌规划中传统思想与地域性的融合
-
作者:杜宏武
期号:第7期
来源:建筑与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城市风貌 小城镇 风水 潮客文化 留隍镇
-
描述:梅州市留隍镇山水景观优美,融合潮汕与客家文化,原城镇格局反映传统风水观念。留隍的未来发展应充分借鉴和强化传统风水格局,并结合地域性和当代城市风貌规划的理念,才能实现城镇景观的地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