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关于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之我见
作者:郭丽春  期号:第29期 来源:神州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传统文化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  传承与创新  文化发展  客家山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发展  积极因素  建设  看法 
描述:获取也可另起炉灶;还有一种看法则认为,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它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具有极强的延续性,文化发展不能随意斩断切割,组织
浅谈客家提线木偶戏的艺术传承与发展
作者:李广云  期号:第16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提线木偶戏  民间艺术  生存发展  娱乐形式  多元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稀有剧种  传承与发展  经济社会  艺术特点 
描述:和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积极的探索研究,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和建议. 一、提线木偶戏的渊源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它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个古老而稀有的艺术品种.
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以现代移民城市深圳为例
作者:杨宏海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移民城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深圳  现代  传承  客家文化  兴国山歌 
描述: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瑰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客家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歌文化,具有文学、历史学、音韵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价值。2005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梅州客家山歌”与江西“兴国山歌”名列其中,两者同属客家山歌。
闽西汉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闽西  汉剧  国家级  地方戏曲剧种  东南亚地区  乾隆年间  民间音乐 
描述:闽西汉剧是福建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西皮、二簧声腔体系,旧称外江戏,亦称乱弹,主要流行于闽西、粤东、赣南、闽南、台湾等地,影响遍及东南亚地区。清代乾隆年间,乱弹流人闽西后,不断吸收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于嘉庆年间逐步衍化成闽西本地的地方戏曲剧种。
兴宁市竹板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兴宁市  省级    民间曲艺  东北部  广东省  梅州市 
描述:兴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属梅州市管辖,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城市之一。兴宁竹板歌又称“五句板”、“五句落板”、“乞食歌”、“教化歌”、“甲塞歌”,属客家民间曲艺
平远落地花鼓(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鼓  落地  市级  旅游开发价值  客家文化  文化艺术  平远县 
描述:落地花鼓是广东省平远县民间的传统曲艺,具有较高的客家文化、民俗学、文化艺术和旅游开发价值。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西客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  国家级  民间器乐曲  乐器演奏  民间艺人  生活习俗 
描述:段和曲艺作品等。
黄氏头部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头部  黄氏  市级  民国初期  传统体育  表演节目  拳术 
描述:黄氏头部拳创始于民国初期,是广东省蕉岭县蕉城镇樟坑村的黄莲舫独创的一种拳术。随着时间的推移,此拳术逐渐成为该县的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其表演节目有拳术、棍术等6项。
兴国山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兴国山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  地理环境  客家人  江西省  兴国县  赣州市 
描述:兴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属赣州市管辖。兴国95%以上的人口均为中原南迁的客家人及其后裔。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客籍背景,世代居住在高山密林中的客家人过着艰辛的生活,在劳作之余,他们只有用山歌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客家文化广场“落户”盘龙镇
作者:侯正康  期号:第15期 来源:乡镇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文化广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项目  民间文化  生产生活  客家文化  民间艺人 
描述:重庆市最大的客家方言岛荣昌县盘龙镇,总人口8.3万,其中客家人就有4万左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如已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荣昌夏布编织技艺等。图为民间艺人正在雕刻客家文化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