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249)
期刊(279)
图书(124)
学位论文(30)
视频(14)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249)
期刊 (279)
图书 (124)
学位论文 (30)
视频 (14)
会议论文 (2)
按年份分组
2014(467)
2013(215)
2012(259)
2011(236)
2010(191)
2009(99)
2008(105)
2005(7)
1998(1)
1997(3)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334)
其它(122)
客家文博(40)
羊城晚报(30)
客家研究辑刊(15)
南方建筑(2)
第三届东亚人文学论坛(暨两岸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讨会)(1)
风景园林(1)
今日中国(中文版)(1)
古成之纪念馆纪念专集编委会(1)
12市民向客家民俗博物捐赠老物件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2市民向客家民俗博物捐赠老物件。本报通讯员 王强 摄 本报讯 (记者肖永革 通讯员苏勇 王强)日前,龙岗客家民俗博物在鹤湖新居举行“弘扬客家文化,建设人文龙岗”捐赠仪式,12名爱心人士向
老年朋友游客家博物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记者包国军、通讯员张艳琴报道:近日,坪地街道坪地社区老年人协会与坪地社区服务中心联合开展了外出参观活动,龙祥社工带领社区24名老年人参观了龙岗街道的深圳市龙岗客家民俗博物即鹤湖新居。 参加活动的老年人中既有客家老人也有非客家老人。在博物馆里,老人们认真听讲解员介绍鹤湖新居历史,客
梅州大埔客家 民居风情万种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泰安楼被称为 “大埔第一楼”。 孙中山纪念堂的堂前有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捐赠的孙中山铜像。 孙中山纪念堂内的解说牌。 《东江时报》记者谭琳 此前,从未游过梅州,但出于对梅州人勤劳能干、善于经商的深刻印象,让我对梅州这片土地充满向往之情。这回,因工作关系得以前往梅州大埔,在这里
广东客家博物晋升“国家级” 已冠名为“中国客家博物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梅州3月11日讯】记者昨日从梅州市政府获悉,坐落在“世界客都”梅州,以收藏、展示、研究和传播客家文化为重任,彰显全球客家文化精神魅力的广东客家博物,近日经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同意广东省人民政府申报,将“广东客家博物”冠名为“中国客家博物”。 据了解,投资1.3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1.
客家文化游吸引外地游客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天下客家祠,一位游客在拍摄展出的百家姓介绍。 昨日,虽然有点阴冷,但我市各个文化旅游景区依然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来自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等珠三角地区以及潮州、汕头、揭阳的游客,除了欣赏梅州美丽的自然山水,感受生态之美外,更为客家独特的文化生态所陶醉,感受着梅州人文之美。 历史文化名城醉游人 梅
客家博物邀民众体验客家婚礼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四海客凤] 四川成都洛带古镇上不仅有好吃的凉粉和有特色的会馆文化,还有一个四川客家博物,这个位于老街湖广会馆里的博物,里面有很多客家特色的藏品。日前,四川《成都商报》的品牌栏目“博物周末直通车”之第29站慕名来到这里,不仅为读者专门介绍该馆的特色,还应广大读者的热烈需求,在广大市民中征集1
全国首家客家匾额博物开馆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昨日,中国客家博物再添新分馆,我国首家展示与研究客家匾额博物在中国客家博物馆内正式开馆,并向公众开放(见左图)。 馆内陈列的107方匾额大部分为明清时期的匾额,分为功名匾、寿庆匾、字号匾、门楣匾、堂号匾、功德匾、综合匾七部分,最早的匾额已有近600年历史,见证了客家人迁徙、定居、奋斗、发
高榜山下建客家风格文化
作者:万明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南都讯 记者万明惠州绿肺高榜山又将迎来新邻居,具有客家围屋元素的文化、图书馆和少年年内或将在高榜山东麓开建。 昨日,市住建局公布的《惠州市高榜山东麓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给酝酿多年
到上杭县客家族谱参观交流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近日,马来西亚客家总会董事长、文教主任李绍昌一行37人到上杭县客家族谱参观交流,他们对族谱展示的客家迁徙路线图、姓氏族谱等文物非常感兴趣,纷纷拿出相机拍照。 通讯员 郑志坚 蓝小芳 摄
解读客家文博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文瑞 赣州,是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形成的摇篮。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的客家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开拓耕耘。汲取着天地之精华,浸润着赣南山水之灵性,客家人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的文化遗迹和文物典章。 客家文化是客家文明发展史的生动见证和记录,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多年来,一批有志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