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阳每年1000万元修缮客家文化遗产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惠阳育英楼。 《东江时报》记者匡湘鄂 摄
东江时报讯 (记者匡湘鄂)日前,记者从惠阳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调研活动上获悉,该区启动了育英楼、会水楼等惠阳历史文化“八馆”的修复完善工程。惠阳每年安排1000万元的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成功修缮了崇林世居、碧滟楼等客家遗产。
目前惠阳区共有国家重点文物
-
江西客家博物院列入国家二级博物馆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黄艳刘友军特约记者朱建华)5月11日,记者从市文物局获悉,国家文物局日前公布了第二批国家二级、三级博物馆名单,我省7家博物馆上榜,其中江西客家博物院列入二级博物馆,为全省此次上榜的唯一的国家二级博物馆,也是我市唯一的国家二级博物馆。
为加强和规范博物馆行业管理,全面评价博物馆的工作条件和工
-
游特色古民居领略客家魅力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风格独特的慈恩庐吸引了不少游客。(高讯摄)
本报记者李少凤
时下,美丽乡村游成为自驾游新时尚,而坐落乡村的古民居更是成为游客了解客家历史、领略客家魅力的一个窗口。昨日,记者走访梅县侨乡村南华又庐、兴宁新陂慈恩庐等特色古民居,发现“五一”小长假过后的首个周末,畅游乡村客家古民居的游客仍不在少数。
参
-
多彩客情圆梦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有这样一个国家,在那里皇室与平民和谐共处,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辅相成,激烈的足球比赛与文艺的戏剧演出互相映衬,它就是英国,一个时尚与传统交相辉映的国度。当然,这里也少不了勤劳质朴的中国客家人
-
联动创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作为创建主阵地,百侯镇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前来参观。
今年,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提出 “在大埔创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为打好这场硬仗,大埔县迅速行动,根据《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制定了《大埔县创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方案》,并突出文化引领、生态优先、旅游带动,坚持产城融合、联动发
-
梅州客家围龙屋大批被拆
-
作者:彭晨 罗玲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深圳商报讯】(记者 彭晨 实习生 罗玲)梅州新规划的江南新城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伴随而来的是大批客家古居被拆除。6月中旬,一名网友在微博上发帖,呼吁拯救梅州围龙屋。随后,知名建筑艺术师方振宁转载了该微博,瞬间在网络上引发关注,尤其是围龙屋被拆除的照片,令不少网友唏嘘不已。
新城规划拿围龙屋“开刀”
-
梅州客家先祖何以称“郎”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众所周知,汉族人的命名是由姓氏与名字组成的,而客家人是汉族的一支民系,其命名理应如此。但在宋末、元朝直至明初的一百多年里,梅州、闽西的客家先祖却有用“郎”名相称的。如李姓,其在福建上杭的火德公三个儿子的名字为:三一郎、三二郎、三三郎;三三郎生子有三:四五郎、四六郎、四八郎。兴宁《曾氏族谱》载:“宋末
-
專業人語:客家山歌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山歌是民歌的一種,大多是人們在山野田間勞動時所唱,內容主要是反映勞動、愛情等生活,曲調爽朗質樸,節奏自由。山歌各地都有,而客家山歌獨具特色。中共梅州市書記劉日知說:「梅州客家風情濃郁,客家山歌久負盛名,譽滿天下,被國家評為山歌藝術之鄉。客家山歌源遠流長,傳唱於嶺崗山坳,不管田頭地尾、村頭巷尾、村
-
客家匾額館展民族特色文化宗申
-
作者:宗申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第十七屆世界客屬石壁祭祖大典十六日在“客家祖地”寧化舉行。這是祭祖人員正在給參加謁祖的海內外客屬鄕親撒米祝福。(中新社)
客家匾額館展民族特色文化
客家匾額館坐落於廣東梅州城區江北的客家公園內,作為中國客家博物館的專題附屬館,它是廣東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匾額專題館,同時也是國內文博系統
-
大善大爱知行合一,生动诠释客家美德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高讯/供图
■张明湘
最近,梅州好人廖乐年的感人事迹,成了国内外诸多媒体争相关注的焦点。掩卷沉思,我不禁为廖乐年这位客属归国华侨“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的义举所深深打动。仔细品味,件件善举,平凡之中见伟大,无不折射出海外粤侨爱国爱乡的家国情怀,彰显着尊道厚德、乐于助人、无私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