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楼·客家·乡村爱情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土楼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更属于客家。近年,尤以申遗成功后,渐多的文艺作品,开始关注土楼,关注客家文化。
由闽西剧作家赖玉民创作的电视剧剧本《客家土楼的春天》,即为其中代表性一部。赖玉民生在土楼,长在土楼,对土楼民居生活和民情风俗十分熟悉,对客家文化及土楼文化有相当的积淀。
近日,记者从福建省龙岩市
-
客家祖训传久远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摭拾】
客家祖先为了自己的后代能恪守孝道,和邻睦族,坦荡做人,在族中乡间有好名声,除平日的言传身教外,还会想出不少其他方式对后代进行良好的教育和影响。围龙屋墙壁屏柱上凿写的家规家训式的文字,就可看出先辈的这种良苦用心。
一座相对完整的围龙屋,由某姓某代甚至几代人所建成。因此,如何维持生活秩序和宗法
-
客家中秋祭扫习俗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邓新华
中秋节,是闽西北客家人的重大节日。一年月色最宜秋,此夜月圆人亦圆,是万家团圆的节日。同时,也是客家人缅怀、祭祀先人的日子。
在中秋节前一两天,出门在外的人不管远在天涯或是海角,都尽量争取赶回家中与家人团聚。
这天早起,家主就在厅堂中点烛烧香,在门外燃放炮竹;主妇则忙着磨米浆做米?。
-
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
-
作者:李贵荣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龙岩武平永平乡中湍村,人口不过千余人,却是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山村,这里因“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等民俗绝技表演而闻名。
每隔三年,农历十月十五,是中湍村的醮会日。这一天,整个村子人来人往,都前来探亲、访友,而最令人兴奋不过的是,村民搬出绝技,让人一睹风采。
上刀山
唢呐、锣鼓、
-
客家五月节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刘永泰
夏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端午节、端阳节,客家人俗称“五月节”。在我的心里,端午节是那么亲近,粽子、艾叶、杨梅的韵味和合着黄鳝炒黄瓜的香味,洋溢在我童年的梦里,情之深,韵之切,味之浓……
端午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大节。“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端午节前经过紧张而又繁忙的春耕
-
远去的客家手艺 风土人情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杨遵贤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离不开手艺人,他们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金属、塑料等的推广,传统的三百六十行受到极大的冲击。一切仿佛时过境迁,许多在当年还兴旺一时的传统手工技能逐渐淡去。这些渐渐远去的老行当,像过去的时光一样,注
-
客家妹12年独撑一个家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她把自己当做“铁人”。每天早上6点起床,做饭,帮不能动弹的丈夫按摩,照顾好儿子和年迈的公婆,不管刮风下雨,扛着锄头就出门;天黑了,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又开始为丈夫忙活。
近日,龙岩长汀县铁长乡党委、政府表彰“十大模范家庭”,陈六金一家荣获“孝老爱亲模范家庭”称号。
每天起早摸黑
陈六金
-
即将消失的客家手工榨油坊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火红的灶膛映照着农家榨油时的喜悦。
把压成粉末的麸粉放在甑中蒸熟,提高出油率。
用干稻草绕着铁箍编织,用以包油饼。
用脚把蒸熟的茶油籽粉末踩成饼状。
碾盘、灶台、榨槽木和一个悬空的撞锤,是榨油作坊的主要家当。
冲锤开榨时,前面的师傅掌舵,后面的帮手掌尾。
醇香的茶油从“榨槽木”缓缓流出
-
新北市举办“客家唱片百年展”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新北市市长朱立伦(前左)参观客家唱片百年展,资深音乐人李坤城(前右)介绍新埔镇客家人赴日灌录唱片历史。
【传真】
台湾新北市2月19日举行的全台湾客家日活动,市客家事务局长彭惠圆邀请资深作词人李坤城,分享历年来所收藏的客家音乐。透过古老留声机及黑胶唱片,带领民众体验祖先的声乐。许多台湾客家的词曲
-
鹅城“客家围屋”露脸《东成西就2011》新鲜剧照发布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黄奕性感雷人的造型背后是惠州奥林匹克体育场。
《东成西就2011》剧照。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采集
■东江时报记者林旭
在惠州拍摄,由刘镇伟执导、联合60位明星出演的2011年度首部贺岁大片 《东成西就2011》将于今年11月份上映。
上页
1
2
3
...
7
8
9
...
10
11
1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