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鑫客家、梦从音响送暖来 爱心热线被打爆,市民积极捐献物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送暖进社区”首场活动结束之后,爱心活动并没有结束,这两天,导报的爱心热线继续被打爆,对于献爱心,读者们都十分踊跃,可谓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想送一把轮椅给《一把轮椅用了20多年》里的杜老伯”、“我要捐1000元给骆奶奶!”“我比较忙,可能没有时间亲自去帮助有困难的人,但是我想给需要帮助的人捐一
-
新客家为惠州发展前景叫好外来务工人员相聚市区江北市民乐园观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昨晚,市民在市区江北市民乐园观看央视首播 《文明惠州·激情广场大家唱》节目。本报记者王剑桥 摄
■贵州籍来惠务工人员鲁国汉:
我现在市民乐园附近做工,已经是第三次来惠州。第一次来惠州是1998年,当时的惠州还比较小,城市也没有现在这样繁华。今天晚上天气很好,心情也不错。听说惠州现
-
罗可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原所长): 挖掘名人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罗可群
古直是令人敬仰的学问家、教育家、爱国者,宣传古直就是宣传客家精神、就是宣扬客家文化,是研究客家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梅州大多数人不了解古直,但我认为:“是金子始终都会发光的,古直是客家人的代表之一,是客家人的骄傲。”15年前,我写了一篇《南社诗人古直生平及其爱国思想》,
-
客家酱豆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李玉林
酱豆可以算是一种独特的中国食品,祖先在北方的客家人,至今还喜欢制作酱豆子。
冬至到了,家家户户便开始张罗着做酱豆子。这时,女人们便坐在晒谷坪里,端着盛满黄豆的簸箕,一粒一粒地把豆拣干净,剔除泥沙、碎豆荚、虫蛀霉变的豆子,收拾停当便把黄豆放在木桶里浸泡几个小时,打捞起来,沥干,再倒入锅中,
-
客家民居几百年不倒之谜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邓锐
在客都梅州,仍存在有许多距今一、二百年,最远的有六百年历史,错落有致、漂亮、古老的客家民居建筑,这些客家民居建筑几百年不倒。依现代人看来,在当时的人力因素、建筑材料和建筑水平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客家人却创造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奇迹,留下一个谜。
为了揭开这个谜
-
文学视野中的客家学术研究 ――评马卡丹新著散文
-
作者:张永和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盛夏酷暑,汗流浃背。但读中央文献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马卡丹新著散文集《客家名镇客家村》,犹如一股清风拂来,令人顿感神奇、惊喜而又凉爽、舒心。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把人们感觉比较枯燥的学术研究也注入新的甜润的思维活力,让古老历史给人立体的景观和形象的解读,实在是难能可贵之作。 “是那么遥远的动乱年代,是
-
客家百年风雨图
-
作者:朱红娜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烟雨东江》是一部内容新颖、思考独特的长篇小说。作者缪俊杰以冷峻的目 光,审视了二十世纪中华大地风雨如磐、波诡云谲的历史,用小说艺术笔法描绘了中国南天一角的百年沧桑。《烟雨东江》通过三个家族几代人的命运,展示了中国近百年波澜壮阔的时代风云,塑造了命运坎坷的东江流域客家儿女独特的性格,呈现出一幅富
-
客家小食——粄, 你吃过多少?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①萝卜粄
图②笋粄
图③捆粄
图④钵粄
【食在客家】
粄是常见的客家小食,品种丰富、造型各异、美味可口,比较出名的有钵粄、甜粄、萝卜粄、捆粄、笋粄、忆子
-
两百年客家围堡现状堪忧
-
作者:曾海城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曾经气势非凡的丰田世居,墙体处处坍塌,墙内杂草疯长。南都见习记者曾海城摄
聚焦
南都讯见习记者曾海城坪山是客家人集居的地方,处处可见客家围屋,在坪山办事处六联社区有一座两百多年的客家围屋--丰田世居,黄氏族人在鼎盛时期修建了这座围屋,最多时曾住过700多人,精美的建筑曾让不少客家人感
上页
1
2
3
...
7
8
9
...
38
39
40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