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昨日隆重开幕 联情两岸 凝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 陈发胜) 浓浓海峡情,深深客家缘。昨日上午,龙岩人民会堂内高朋满座,乡音乡情浓郁。由龙岩市政府、福建省台办、福建省文化厅、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在这里隆重开幕。市委书记张健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晓 炎主持论坛开幕式。
第九届、第十届
-
客屬總會2500鄉親客家美食慶回歸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張曉明 曾憲梓 劉皇發 張學明 吳志剛等主禮
香港客屬總會於日前假大埔林村許願廣場舉辦「客家美食嘉年華」,以慶祝香港回歸16周年。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客屬總會榮譽主席、大紫荊勳賢曾憲梓;新界鄉議局主席、立法會議員劉皇發;行政會議成員、全國政協委員張學明;台北巿議會客家事務委員會召集人吳
-
曾宪建:一个浸润着客家传统文化的异国成功者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2014年3月30日,曾宪建参加留尼汪顶磅市市长选举时作竞选演讲。
曾宪建再次当选市长后拜谢选民。
邓 锐
2013年底,我们前往法国留尼汪岛采访时,曾宪建说:“明年我会去争(拼)回市长之职。我会争(拼),我认为可以争(拼)到……”对此我们给予了祝福。
今年3月30日晨,从留
-
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研讨会隆重开幕 畅叙亲情乡
-
作者:陈发胜 王毅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研讨会开幕式现场。王毅 陈发胜 摄
本报讯 畅叙亲情乡情友 情,共话两岸和平发展。昨日上午,由国务院台办《两岸关系》杂志社、福建省台办和龙岩市委、市政府主办,龙岩市台办、闽西客家联谊会、龙岩市客家文化研究会、龙岩学院客家学研究中心承办的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研讨会在我市隆
-
从妈祖文化到朱子文化,从闽南文化到客家文化,山水人文,交相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3月中旬,在省旅游局分别就2011年全省旅游市场开发和项目建设举行的两场专题会议上传出劲爆信息,我省将在未来三个月内成立“大武夷旅游联盟”,初步建成以武夷山、泰宁为核心,涵盖南平、三明两个设区市范围内各景区点,延伸对接周边闽浙赣皖四省相关景区点的大型旅游区——大武夷旅游区。
加快推进大武夷旅游区建
-
黄华华省长再莅临客天下,充分肯定对社会回报大,造就了一个在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记者黄山松)世界客都梅州诞生了全国首创的旅游产业园——客天下,引来众多领导和宾客的关注和赞誉。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日前再次莅临客天下考察,盛赞客天下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将成为客家的金字招牌,对社会回报大、贡献大,下来要好好宣传推介。他在客天下为建设者们讲的一番鼓舞人心的话,增强了
-
以大客家视角诠释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翟永鸣通讯员/罗伟章刘海祥)经国务院批准,坐落在梅州市的“广东客家博物馆”升格为“中国客家博物馆”,昨日隆重举行冠名挂牌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邹家华,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强华,中国博物馆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春雨,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等出席了冠名挂牌仪式
-
《客家足迹行》:书写客家影像志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百集大型系列节目《客家足迹行》以记者行走体验的形式,采用“纪实+体验”的“快速纪录片”拍摄手法,探寻客家迁徙历史,发现客家文化传承,反映客家作为中华民族一个独特民系的迁徙历程、文化传承以及当下的生活状态。
俗话说:“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先民历尽艰辛,以其独特的生
-
“客家赣州欢迎你”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张鑫敏温居林 昨天上午8时,赣州市黄金广场鼓乐震天。距离比赛开始还有一段时间,但从各地赶来的“车迷”早已围在了环沪港国际自行车大赛赣州赛段的起点,等待着比赛的来临。 有的“车迷”穿着印有“客家赣州欢迎你”字样的红色T恤,打着印有“WelcometoGanzhou”字样的横幅,站在赛道两旁,为运
-
客家春节“上红”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冬儿 光阴似箭,又一个春节款款而至。各地欢度春节的民俗异彩纷呈,客家地区过年风俗更是精彩叠出,尤其是客家人过年“上红”之俗,趣味横生,令人难忘。 所谓“上红”是指客家人在大年三十(即除夕)这一天贴春联和贴红纸。记得儿时每每到大年三十清早,父亲就会到供销社买回几张大红纸和笔墨回家,凭着自已只念一年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