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各界纷纷捐助茂名小伙李可润,其家人希望通过本栏感谢热心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民生追踪】
本报讯17日,本栏报道了来梅找工作的茂名青年李可润由于不小心摔倒,造成颈椎粉碎性骨折,当他好不容易脱离了生命危险,却又面临无钱治疗、濒临瘫痪的困境一事。报道见报后,小伙子的遭遇牵动着不少热心人士的心,他们纷纷伸出援手帮助李可润延续“奇迹”。截至昨日,社会各界已为李可润捐款7000多元
-
我市举行媒体见面会 陈小山通报第二届名优农产品展销会、梅台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陈潮华涂样生特约记者梅新)昨日下午,我市举行媒体见面会,向来自中央、省、港澳地区及本地的10多家新闻单位的30多名记者通报第二届名优农产品展销会、梅台农业合作交流会暨客家美食文化节相关
-
不会说粤语 却会唱粤曲
-
作者:李榕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都讯 记者李榕 六七十岁的年纪,来自天南地北,不会说粤语,更别提唱粤曲了。不过,在罗湖区清水河社区就有这么一群老人,他们组建艺术团,不会说粤语,但会唱粤曲。学了半年,还参加比赛得过奖,绝对不是打酱油。
“会白话的人不到一半,但为了排遣老年生活的寂寞,大家学习起来很积极。”前日,艺术团副团长石灿介
-
一次探亲游她全家迁来惠州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惠州邻里和谐乐融融。《东江时报》记者姚木森 摄
在惠州,有一句话深入人心,男女老少能脱口而出:新客家,老客家,来到惠州就是一家;本地人,外地人,在惠工作就是惠州人。这句话,正是惠州包容
-
快去博罗龙华探幽访古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陈百万故居是专家眼中的“岭南古民居建筑典范”。本组图片 本报记者魏云鹤 摄
▲陈百万故居精美木雕。
▲陈孝女祠。
▲梁启超楹联篆刻在两根红石方柱上。
以陈百万故居闻名的博罗龙华镇日前再传喜讯:该镇旭日村成功入选由国家住建部、文化部等联合评定的首批中国传统村落。此前,该村已获得广东省特色古村
-
归侨家国情怀 筑起晶莹丰碑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古民居祥辉楼全貌
祥辉楼过道走廊
祥辉楼主人、爱国侨领朱祥辉
【围龙故事】
朱紫球
导读:沿着s224线,来到丰顺县黄金镇遍沙村段,会看到一座鹤立鸡群、别具风格的客家古民居——祥辉楼。在这座虽然留下残缺与遗憾的古民居身上,却闪耀着一连串深邃且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楼的主人是一位爱国爱乡的丰顺
-
惠东还有海蟑螂找个周末去尝尝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将播三期节目介绍惠州美景美食。
节目中播出的海蟑螂酷似鲍鱼。 本组图片 央视截屏
东江时报讯 记者林旭 “去过惠东好多次,墨鱼仔、鲍鱼仔、石头螺都吃过,海蟑螂还真没听说。”7月2日晚,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栏目播出一期名为《小城军声 别样海鲜》的节目
-
客路溪山任我赏,故乡明月有谁争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叶林
《客家古邑摇篮新韵》,一看这书名,就知道与我有关,与我所在的故乡有关,与我关切的客家有关。
望着她,我神情庄重、呼吸急促、双手微颤,我一下子仿佛变成了一位潜艇员,潜行在岁月的深海之中,拼着
-
民俗活动好玩市区景点免票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正月初三,罗浮山朱明洞景区鼓声震天热闹非凡。当日,来自罗浮山景区周边的横河、长宁等乡镇的千余名男女老少,推着6只大鼓走进景区进行大鼓表演,为喜庆的春节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本报记者李松权 摄
昨日,市区挂榜阁游人络绎不绝。本报记者李松权 摄
2月12日,在大亚湾区澳头岩前村的灯光球
-
强强联手打造辉煌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一方是众望所归的旅游商业地产强势品牌,一方是历时五年打造出来的城市品牌活动。6日晚,由龙岩国际美食城独家冠名的龙岩市第五届“龙岩国际美食城”中秋博饼文化节正式鸣锣开赛。这是强者与强者的联合,是品牌与品牌的对话。近日,福建省海峡客家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金荣接受了采访,就这一次“强强联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