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167)
期刊(181)
视频(61)
学位论文(24)
图书(13)
会议论文(1)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167)
期刊 (181)
视频 (61)
学位论文 (24)
图书 (13)
会议论文 (1)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4(282)
2013(179)
2012(243)
2011(206)
2010(195)
2009(105)
2008(119)
2007(29)
2006(20)
2005(1)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295)
闽西日报(198)
赣南日报(67)
惠州日报(53)
三明日报(39)
东江时报(32)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3)
今日科苑(1)
椰城(1)
牡丹江大学学报(1)
旧时客家人的“送寒衣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寒衣祭扫服务为逝者“送温暖” (图片来自网络) 【习俗】 丘祥昌 旧时客家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俗称为“送寒衣”。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人,谓之送寒衣。与春季清明、秋季中元并称为一年中的 “三大鬼节”。是日人们要烧五色衣纸,为先人送去御寒衣物,寄托
客家童谣代代唱诵 ——梅江区实验幼儿园开展“渗透教育”侧记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①竹板一响喜洋洋; 图②草坪场上唱山歌。 [第二课堂] 本报记者罗渊宜 启蒙“客家意象” 前些日子,梅州城区风寒雨冷。省一级幼儿园——梅江区实验幼儿园四楼音乐表演大厅却山歌飞扬,温暖如春……这里正举行“客家山歌、客家童谣在节日活动中渗透教育”的结题汇报演出
客家山歌唱响香港大舞台香港回归10周年专题报道从惠州走出去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香港音乐人李志雄夫妇。 本报记者朱金赞 摄 编者按: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香港回归祖国的10年,是惠港两地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的10年,是互惠互利、互动双赢的10年。10年来,惠港两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层面互动取得丰硕成果。为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以“惠港互动”为主题,本报从
英德蓢新:客家古村莫雄故里
作者:焦莹 范桂典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在英德市望埠镇西南面的北江畔,有一条并不起眼的传统小村庄——蓢新。蓢新不显山露水,却有着不简单的历史文化底蕴。从青石阶路到瓦窑群,从客家风格的祠堂,到祖籍于此、叱咤北江的革命将领“莫大哥”(莫雄),古老的历史文化,给这个原本平淡的小村披上了神秘外衣。随着岁月的流逝,蓢新人逐渐搬到异地,原本的旧村
永定客家土楼喜迎欢乐
作者:卓小燕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卓小燕) 昨天,在永定客家土楼洪坑土楼民族文化村的振成楼前,永定县土楼旅游开发公司客家艺术团正在抓紧排练舞龙舞狮表演和富有特色的客家婚嫁表演,喜迎海峡客家旅游欢乐的到来。 在第七届客家旅游欢乐即将开幕之际,为了让土楼这一 备受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走向世界,充分展示客家土楼的魅力。永定
客家农耕礼俗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谢文娟 客家农耕礼俗起源甚早,它形成于客家地区贫穷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它是客家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和心理愿望,同时也体现了客家人勤劳、善良、虔诚、朴实的民风民俗。随着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不断尝试和创新,客家地区形成了以下各种形式的农耕文化礼俗。 打禾秧礼俗 在客家农村,每年清明前就会进行早
客家美食今天开幕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罗娟娟通讯员许桂云)客家美食各个展位布展工作基本完成,今天正式开幕。昨日上午,李远青到客家美食现场检查筹备工作,要求相关部门把此次美食办成展示世界客家饮食文化的盛会。 客家美食
海峡客家旅游欢乐暨福建土楼文化开幕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2011年海峡客家旅游欢乐暨福建土楼文化9月9日在龙岩市永定县隆重开幕。本次旅游欢乐以“海峡客家·欢乐龙岩”为主题,突出“相聚福建土楼、体验客家风情”内涵。 永定县是著名侨乡,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发源地和核心分布区,也是纯客家县。全县目前完整保存有圆楼、方楼等各式土楼2.3万多座。
客家旅游欢乐9月在永定举行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导报讯 (驻福州记者 杨文)昨日上午,福建省政府对外宣布,作为第七届旅博会主要活动之一的“海峡客家旅游欢乐暨福建土楼文化”,定于9月9日-11日在龙岩永定举行。 此次活动以
客家人的“春牛”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地区“鞭春牛”古风的场景再现 在客家地区农村有句俗语“牛是农家宝,农田旱地干活少不了。”可见牛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旧时也就有过牛的习俗——“春牛”。 春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