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俊夫率队督查中国客家博物馆创建国家一级馆建设 以“五个结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王宗强通讯员罗金良钟尚平)昨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市交通建设、文化教育提升专项督查组组长李俊夫,率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雷近芳等督查组成员,专程到中国客家博物馆督查该馆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情况。副市长陈丽霞等陪同督查。督查组实地察看了中国客家博物馆主馆、匾额馆、文物库房等
-
《大迁徙》在梅拍摄 是第一部全面记录和反映客家民系的形成、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陈潮华通讯员朱迪光)6月23日至30日,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大迁徙》摄制组一行,先后在梅县松口、南口、石扇、程江、西阳、水车、丙村、雁洋等镇,以及叶剑英纪念园、雁南飞茶田等旅游景区,进行大型纪录片《大迁徙》的拍摄录制。
据悉,13集大型纪录片《大迁徙》,将是第一部全面记录和反映客家民
-
客家围屋凉帽登上文艺舞台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凉帽走上舞台。
周春庭(左一)指导演员排练。
惠阳客家文化艺术团演员表演 《围屋恋歌》。(翻拍) 本组图片 (除署名外)本报记者魏云鹤摄
演员们排练小品《山村小诊所》。
围屋、古井;娘酒、凉帽;梅菜、荔枝……这些惠州人再熟悉不过的事物,经过艺术手法的挖掘和包装,全都搬上了文艺舞台,升华为
-
惠东还有海蟑螂找个周末去尝尝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将播三期节目介绍惠州美景美食。
节目中播出的海蟑螂酷似鲍鱼。 本组图片 央视截屏
东江时报讯 记者林旭 “去过惠东好多次,墨鱼仔、鲍鱼仔、石头螺都吃过,海蟑螂还真没听说。”7月2日晚,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栏目播出一期名为《小城军声 别样海鲜》的节目
-
客家舞蹈的特色
-
作者:黄慧君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民系不断迁徙,与当地人民和当地文化互相影响、渗透、吸收融合形成的,体现了中华民族不断繁衍融合的发展轨迹和中华文化不断丰富的历史进程。客家舞蹈则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以人体的舞蹈动作作为传达人的情感信息符号的载体,向观众传达客家 文化中的风俗人情。
我
-
赣南客家迎故事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南康市举办的迎故事民俗活动。李传材 摄
□郑紫苑
迎故事是一种融服饰、造型、表演等为一体的民俗活动。根据《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和劳格文《客家传统与社会》等书目的统计,可知它在全国大体有走古事、抬故事、彩亭、飘色、抬阁、肘阁、脑阁、背阁、背棍、背肘、闹妆故事、马上故事、装故事、扮
-
客家女人的哭嫁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邱金湟
千百年来,客家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礼仪习俗。多姿多彩的婚俗,就是其中的一支奇葩。
客家人的婚礼相当复杂,项目繁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六礼”。第一是“问名”,即通过媒人介绍,男女双方互致名帖。第二叫“纳彩”,俗话叫“拿彩礼”。第三叫“纳吉”,即男方送求婚礼物给女方。如女方同意,即将
-
加籍“新客家”写书赞惠州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柳琳娜(左)同她的新书粉丝合影。 东江时报记者方炳徐 摄
■东江时报记者朱颖
人物档案
柳琳娜(ReginaM.Stocks),惠州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作家、业务顾问,2002年来到惠州至今。
幸福语录:我爱惠州,并愿意一直在这里居住。我到过中国的许多城市,尽管它们都非常漂亮、繁华,
-
客家摇篮逢盛会两岸同胞一家亲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8月13日,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在赣州隆重开幕。图为开幕式现场。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史文清陪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来到位于赣县的江西客家博物院参观。
在祭祖大典上,主祭人吴伯雄代表全体参祭人员敬献花篮。
与会嘉宾来到赣
-
创作客家山歌传唱党务公开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以前是公开什么我们就看什么,现在是我们关注什么就公开什么,干部提拔、党费收缴、财务支出、种粮直补等镇村大小事务,我们一看就知道。”在龙门县永汉镇油田村党务公开栏前,几名村民边看边议论该镇党务公开的内容。
龙门县结合本地实际,把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促进民主进程、推动地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