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韵客家》明日播出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郑丽虹)明天中午11:20,深圳电视台娱乐频道将播出“第二届客家文化节闭幕式专场晚会《艺韵客家》”,和广大“老客家”与“新移民”共同分享这独具特色的文化大餐。 第二届客家文化节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深圳大学、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六区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承
-
客家人的风俗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赣州市红旗二校五(5)班 曾姝瑜
朋友,当你们乘坐K2公交车时,就会很有亲切感,因为每当车子经过一站时,就可以听到三种语言的提示语,第一种是建议推广的普通话,第二种是世界通用的英文,最后一种就是亲切的客家话了。假如你是客家人,听到自己家乡的语言,你一定会觉得有种家的温暖在你身边。
一千多年前,
-
客家二人转:下坝山歌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邱顺淇
“山歌爱唱下坝墟,涯唔唱来你唔知。条条大路通南北,可下广东上江西。”
不久前,笔者随市作家协会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作家、文艺家们走基层,来到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商贸古镇武平县下坝乡下坝墟,终于又听到了久违的“下坝山歌”。
武平县下坝墟早在明朝正德年间开埠,完备的城市功
-
复兴客家童谣须打“组合拳”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首席评论】
孙维国
本报近日报道,随着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在推行普通话教育、外来文化输入以及电视网络的冲击下,客家童谣面临日渐式微的命运。如何让客家童谣重焕生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急迫现实的命题。
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客家童谣,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琅琅上口、想象奇特。客家人从牙牙学语时就开始听
-
解形象隽永的客家俗语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陈政尧
客家俗语是客家人的口头语,人们在平日交际交流中,往往顺口流畅地表述出来。此俗语多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语意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意味深长。今举若干例子,稍加浅释,以飨读者。
(1)麻风思量癞——麻风,一种慢性传染病,客家人称为“癞”。麻风与癞乃同样的病,只是普通话跟客家话在称呼上的不同
-
饶荣发一生钟情客家山歌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饶荣发。(资料图片)
“石榴山上哎长石榴哎,红豆岭上挂红豆哎,今天山歌也结果哎,结出来欢笑随风游哎!……”这是由深圳民协副主席饶荣发作曲的《山歌唱出好兆头》,属于创新的客家歌曲。它以客家山歌为基础,熔客家元素与现代唱法为一炉,旋律既欢快流畅,又优美深情,连续几年被选为央视“青歌赛”的参
-
两岸要共同推广客家文化:台湾客家乡亲昨赴龙岩“寻根”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导报讯(记者兰文张向阳文/图)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人亲。在中秋节后一天的月圆之夜,来自台湾的148位客家乡亲便在重要的客家祖籍地龙岩,与故乡人把酒话月。
昨日下午,台湾客家乡亲赴龙岩永定参观了土楼,不少台湾乡亲啧啧赞叹:“太神奇了!”台湾代表团团长、中国国民党中评会主席团主席饶颖奇对土楼建筑中的
-
韩国人要敲客家乐器参赛 《非常6+1》惠州选秀吸引外国友人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来自韩国的禹太宁与妻子说起惠州客家音乐就十分兴奋。 本报记者张艺明 摄
■ 本报记者林旭 实习生林立
连日来,《非常6+1》惠州选秀在我市刮起不小的旋风。经过5天的持续报名,已有百余位选手
-
记者探营全球“客家妹”形象使者大赛采风现场 20名佳丽争艳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①
图②
图③
接受本报梅州网采访
悉心化妆
本报讯昨日,全球“客家妹”形象使者大赛复赛决出的20名“客家妹”在雁鸣湖旅游度假村采风。她们曼妙的身姿、轻盈的步态、华丽而又自然的着装,与山清水秀的雁鸣湖竞相辉映
-
《客家新娘》完成梅州实景拍摄 将在全国主流媒体全方位播放和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4月15日,大埔县大东镇的花萼楼,迎来《客家新娘》摄制组实景拍摄。
4月15-16日,由深圳罗湖区组织的《客家新娘》音乐电视摄制组,在梅州市大埔县大东镇的花萼楼、蕉岭县的长潭、中国客家博物馆、东山书院、梅江区的继善堂等地进行了实景拍摄。
《客家新娘》音乐电视,由《春天的故事》作者蒋开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