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寻梦客家文化
-
作者:谷少传 叶可方 张英信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谷少传通讯员叶可方张英信)近日,龙岗区旅游局、坪山街道办组织旅游专家对以“城市本源,鹏城旧梦”为主题形象定位的大万世居旅游策划进行了论证。论证会上,旅游专家对“深圳·1791”的旅游策划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名为“深圳·1791”大万世居旅游策划方案认为,大万世居的旅游产品定位是“深圳
-
“客家亲情卡”在宁化首发
-
作者:罗鸣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10月11日,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三明市第25届世客会组委会、宁化县人民政府在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隆重举行建行“客家亲情卡”首发仪式。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曾祥辉,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长丁保平等为该卡揭牌。
曾祥辉在仪式上致辞。他代表第25届世客会组委会对“客家亲情卡”的顺利发行表示热烈
-
深圳六约新村: 现代客家人的幸福生活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天下客】
提要:300多年前,随着清政府颁布“迁海复届”的命令,生活在福建、广东和江西山区的客家人大量迁徙到今天深圳的龙岗、宝安地区,开启了客家人在深圳的历史。300多年来,客家人在深圳这块土地上打拼,建设自己的家园。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与祖国的改革开放大业相伴,随着深圳经济的腾飞,居住在这里
-
中国(赣州)客家文化节暨客家文化城庙会即将开锣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2月1日至2月5日 在赣县客家文化城举行 本报讯刘世平、特约记者邱日来报道:日前,记者从赣县有关部门获悉,为期5天的中国(赣州)客家文化节暨客家文化城庙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就绪,将于2月1日至2月5
-
郑大成立客家文化与华文文化研究所
-
作者:何进喜丁佳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在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召开前夕,从郑州大学传来喜讯,“郑州大学客家文化与华文文学研究所”正式成立。$$客家文化与华文文化研究,皆为近年来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们有着共同的中华民族的研究背景,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学术特点。客家学尚未成立,它与民族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有着密
-
弘扬客家文化:没有“句号”,只有“逗号”钟毅平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左图:参加“客家文化探源行”活动的专家学者等参观河源“苏家围”。
上图:向兄弟市客家文化研究者赠送市政协编印的《客家文化研究丛书》。本报记者杨剑辉 摄
由惠州市委、市政府、市政协主办的传承客家文化的活动,从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珠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华南理工大学客家
-
永定县“客家文化歌”越唱越响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9月24日,笔者在永定县城郊乡东溪村看到,建设中的客家文化博物院工程已经封顶。据了解,目前包括客家文化博物院在内的永定“海峡客家文化城”建设已完成投资4000多万元。
永定县是著名土楼之乡、侨乡和台胞的重要祖籍地,是爱国侨领胡文虎和台湾政要吴伯雄先 生的故里,全县有旅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50多
-
客家文化在潮汕地区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笔谈】
潮汕人和客家人的远祖同在河洛一带的中原,先后来到南粤以后,有着密切的地缘政治关系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交流,在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上互相支持、互相学习和互相促进。
毫无疑义,潮汕人是开发和繁荣潮汕经济文化的绝对主力军,但客家人在开发潮汕经济、繁荣潮汕文化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梅县籍印
-
客家文化的两个节点解析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编者按:客家民系是汉族颇具特色的一支民系。由于历史上中原发生战乱、灾荒,大量衣冠士族南迁,中原汉人几经辗转,聚集于闽赣粤三省交界地区,与当地少数民族长期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互相交融,同化了当地的土著,孕育出既有中原文化传承,又有独特语言、社会、文化特征的客家民系。地处闽江、赣江、汀江三江源头的三
-
头号议案:开播客家方言节目 由10名以上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广东省人大代表、九华农贸公司总经理胡成来在田地里看马铃薯收成。
昨日上午,惠州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议案审查委员会召开会议,对由10名以上代表联名提出的37件议案进行了审查,并向大会主席团提交了议案处理意见报告,惠州电视台开播客家方言节目和推进惠州市农业标准化工作议案被确定为大会议案,并拟交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