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836)
期刊(678)
学位论文(353)
图书(59)
视频(43)
会议论文(9)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836)
期刊 (678)
学位论文 (353)
图书 (59)
视频 (43)
会议论文 (9)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5(44)
2014(1005)
2013(360)
2012(362)
2011(408)
2010(299)
2009(154)
2008(144)
2007(79)
2005(24)
按来源分组
其它(424)
惠州日报(85)
海峡导报(37)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4)
广播歌选(3)
厦门文学(2)
武侠故事(1)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1)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民族论坛(1)
即将消失的客家手工榨油坊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火红的灶膛映照着农家榨油时的喜悦。 把压成粉末的麸粉放在甑中蒸熟,提高出油率。 用干稻草绕着铁箍编织,用以包油饼。 用脚把蒸熟的茶油籽粉末踩成饼状。 碾盘、灶台、榨槽木和一个悬空的撞锤,是榨油作坊的主要家当。 冲锤开榨时,前面的师傅掌舵,后面的帮手掌尾。 醇香的茶油从“榨槽木”缓缓流出
客家月节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刘永泰 夏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端午节、端阳节,客家人俗称“月节”。在我的心里,端午节是那么亲近,粽子、艾叶、杨梅的韵味和合着黄鳝炒黄瓜的香味,洋溢在我童年的梦里,情之深,韵之切
红色文化与客家文化的交响——观大型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
作者:黄玉英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2012年3月4日至5日,在江西省文化厅主办的“相约春天——2012年新春公益大展演”活动中,赣南采茶歌舞剧院给省城的观众带来了一台充满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的大型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剧情讲述的是当年瑞金下肖区七堡乡农民杨荣显一家八兄弟争当红军并全部壮烈牺牲的真实故事。这是一出经过剧作家、导
银铃歌声唱响客家谣 ——记梅州市银客家山歌合唱团团长徐桂英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李少凤 在第十二届中国老年合唱节上,我市银客家山歌合唱团无伴奏合唱《客家迎客谣》,一鸣惊人,博得现场3000多名观众及嘉宾们的一致好评,一举夺得三大奖项之一的“红帆奖”。银客家山歌合唱团作为一支业余文艺队,能走出客都梅州,走上全国大舞台,这离不开该团团长徐桂英的贡献
客家德比周日华上演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中乙联赛】 本报讯(记者张少邦通讯员张国波)25日下午4时,华县体育场将迎来升级改造后的首场重要赛事:我市两支中乙球队再次上演德比大战,南区领头羊梅州客家队将在这里坐镇主场迎战前来挑战的梅县客家
客家“虎”游江南
作者:杨力翔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宋湘的孤本诗钞(图片来自网络) 客家地区,卧虎藏龙,贤能俊彦,层出不穷。相传清朝嘉庆年间,宋湘曾经与张翱等人“虎游江南,一路无敌手”,便是其中一则佳话。 宋湘,字焕襄,号芷湾,梅县白渡镇象湖
客家“鼓王”代同堂擂大鼓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一家代在擂鼓。 本报报道成为周家激励后人的教材。 本报华讯(记者叶仕欣通讯员万自明、廖伟军摄影报道)昨日,华县河东镇下坝村客家围屋宝善楼前鼓声咚咚、锣声铿锵,成了欢乐的海洋。被村民誉为“客家鼓王”、今年88岁的周妙锡老人(见本报8月16日A11版《客家“鼓王”申报吉尼斯》报道),与64
开春感念祖先,“报告”新年打算 正月初送年后提前祭祖,在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到福建上杭祖地祭祖 客家妇女折纸钱做好祭祖准备 在粤东客家地区,当地人称正月初为“开小正”,这天之后送走节期,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生活。近年来,在梅县、蕉岭等地,返乡过年的人们赶在初、初六这两天提早开展家族祭祖活动,逐渐成为新的民俗风气。大年初六清晨,羊城晚报记者从梅州城区沿着S223
一村散落“珠玑”清代地图留盛名
作者:万明 陈伟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惠阳良井霞角村的大福地围屋有150多个房间,在历史上颇有名气。南都记者陈伟斌摄 清代乾隆年间,客家人杨凤山携家带口从梅州华县平南镇西迁到了惠阳县良井镇,在霞角这个靠近西枝江支流的平原地带修造
一村散落“珠玑”清代地图留盛名
作者:万明 陈伟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大福地围屋属于四进堂屋,有四进两横、九厅十八井、150多个房间。 水尾仔围屋坐北向南,南面的大门却常年不开,进出只能走东门。 霞角村围屋的古朴门窗散发着古老的味道。 清代乾隆年间,客家人杨凤山携家带口从梅州华县平南镇西迁到了惠阳县良井镇,在霞角这个靠近西枝江支流的平原地带修造围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