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将于11月22日至28日在梅州举行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活动主题:融汇世界的客家,展示客家的世界
■主要亮点“三会一周”:客家文化艺术作品展示会、客商产品展销会、幸福导向型产业招商引资盛会和世界客都旅游欢乐周
■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客家精英将出席,连续一周的盛会将吸引大批海内外游客体验参与
本报讯(记者罗娟娟)记者从昨日上午省政府新
-
打造文化精品 架设交流桥梁 ——武平开展海峡客家文化对台交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通讯员 钟茂富 王发祥
浓浓两岸情,客属一家亲。随着不久前首届海峡客家风情节·定光佛文化节徐徐落下帷幕,武平又一次完成了华丽转身,以浓郁的客家风情和独具特色的定光佛文化,为武平对台交流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定光佛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只是武平打造客家文化品牌,架设对台交流桥梁的一个缩影。近
-
培田古村落:争创4A景区 打造客家影视基地
-
作者:罗展阳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连城县培田古村落有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全国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大最美村镇”殊荣,近年来以它精湛的建筑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声名鹊起。因为培田的祖先给这个面积仅13.4平方公里、住户300多家,村民仅1000多人的小小村落留下一笔巨大的遗产:培田村保存着30幢大宅、21座祠堂、6处 书院、1
-
客家祖地客家魂 ——我市打造“海峡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品牌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其实,以土楼为主要元素的这些作品仅仅是我市诸多海峡客家文化精品创作的一个缩影,此外,诸如广播节目《我们客家人》,客家语电视节目《客家族谱》、《土楼探秘》(客语版)、客家风情专题片《客从何处来》等对台文化精品在台湾覆盖面不断扩大,同样大放异彩。而更为令人欣喜的是,不仅在文化作品创作上,而且在文化活动
-
驻穗领事团来梅考察客家文化 安佩得领队,谭君铁出席欢迎晚宴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谭君铁与外国驻穗领事团成员等合影。
本报讯(记者李少凤通讯员迟宝明李山宾)5月29日至31日,由领事团团长、挪威驻广州总领事安佩得领队的多国驻穗领事团一行40多人来梅考察访问。市委副书记、市长谭君铁出席欢迎晚宴,省政府外事办副主任李坚、梅州市副市长陈丽霞等陪同访问。
据了解,访问
-
大万世居一连三台好戏为文博会助威浓郁客家文化陶醉中外嘉宾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杨绪松(左一)陪同老领导们参观大万世居。
本报讯 记者眭建来,特约记者胡锴,通讯员肖海强、张伙生报道:昨日下午,随着大万世居《客而家焉》展览揭幕,“首届客家美食节”、《客行天下》大型文艺晚会等主题活动也依次开展,作为本届文博会重点活动场所,大万世居以其浓郁的客家民俗风情吸引众多中
-
新老客家排练京剧《沙家浜》江苏的“阿庆嫂”、东北的“刁德一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汤连秀(右一)和市老年大学的学员排练京剧《沙家浜》。 本报记者魏云鹤 摄
开栏语:包容的惠州一直秉承着“老客家,新客家,来到惠州就是一家;本地人,外地人,在惠州工作就是惠州人”的理念,让新客家人有主人翁意识。在新客家人中,有一群特殊的老人,他们随子女移居惠州。老年离家,到一个新的地方
-
朱泽君在会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周建明时指出 创建充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宋健军古礼贤)昨日上午,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朱泽君在梅城会见了《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下简称《规划》)项目组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周建明。朱泽君指出,必须充分挖掘并传承创新梅州客家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梅州文化、生态资源的综合效益,努力提升产业承载力,建设充满生机活力的
-
谭君铁赞誉病后康复中的著名作家程贤章—— 敢于担当“客家文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程贤章向谭君铁赠送由他主编的《中国治水史诗》。(钟小丰摄)
本报讯(记者刘世锦)昨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谭君铁利用假日休息时间,专程登门看望病后康复中的原广东文学院院长、有“文坛常青树”之称的著名作家程贤章先生。谭君铁对程老长期为弘扬客家文化笔耕不辍、摇旗呐喊、擂鼓助威表示钦佩,
-
中国客家博物馆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中国客家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展示客家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由主馆中国客家博物馆和分馆黄遵宪纪念馆、大学校长馆、将军馆、华侨馆组成。占地面积163.2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现有馆藏民俗文物近2000件,古籍图书8000余册,主要来源为向社会征集或由热心人士捐赠。馆藏文物主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