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纸堆”事关客家文化传承 ——梅州地方历史文献保护与开发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工作人员在整理珍贵文献。(钟小丰摄)
●本报记者刘奕宏
文化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动力,梅州是闻名遐迩的“文化之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承载上千年的客家历史文化传统,曾经英才辈出、人文荟萃,由此留下汗牛充栋的翰墨和著作,有力地延续和丰富了客家人文精神的内涵。明清以来,客家先贤留下繁富的地方历
-
红都瑞金客家古民居的保护和开发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红、以古托红”的理想效果。特别是在“古色”的保护、开发利用方面,虽然发动募集社会各阶层力量,成功地修复
-
保护开发名城打造客家首府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长汀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客家首府。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建设开发已迫在眉睫。近年来,长汀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名城保护作为历史赋予人大的神圣职责,对名城保护、开发、建设持续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全力推进名城建设取得实效。
2008年,长汀县人大在审议《长汀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
梅州:首个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意象》使市民饱享客家文化艺术大餐。
梅州是客家文化主要发源地之一,是客家文化向外传播的核心区,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自然生态环境、文物古迹、村落相互依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岭南客家文化。2010年5月16日,国家文化部批准梅州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
-
建议在闽粤建立客家文化保护区
-
作者:周昌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的物质文化破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应予制止。建议中央及福建、广东应继续支持福建闽西、广东梅州分别设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全国政协委员骆沙鸣在本届两会上专门提出相关提案呼吁建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国家级客家学研究中心,建立客家文化档案数据库。建立相应客家文化网站和虚拟博物馆。
-
推进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梅州客家人悠久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创造,代表了客家文化的特征,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梅州承载着维护和延续客家文化的责任
梅州作为“世界客都”,推进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维持和保护客家文化的整体性,对建设和谐的、充满活力的客家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化生态保护区”主要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
-
梅州设“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方日报讯(记者/柯鸿海通讯员/钟伟光)记者昨日从梅州市获悉,“世界客都”梅州又增添一带“客”字的“金字招牌”———国家文化部近日批准梅州市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广东第一个、全国第五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近年来,梅州市对历史悠久、别具一格、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资源加快挖掘
-
6客家民居立碑保护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记者 张展鹏)近日,惠阳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人员,对该区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第一批立碑保护,首批立碑的文物点包括会水楼、会新楼、碧滟楼、周田老屋、周田廖屋、二圣宫等6处粤东地区典型客家民居,保护碑由上座和基座组成。
据了解,惠阳区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
-
每年投1000万保护客家围屋
-
作者:池锦黎田飞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崇林世居总面积13824平方米,已有200多年历史。南都记者田飞摄
南都讯 记者池锦黎南都记者近日从惠州市文广新局了解到,为保护客家围屋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从今年起惠阳区政府每年将至少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客家围屋的抢救、修缮和保护。
围屋修缮后重放光彩
近年来,惠阳区按照“修旧如
-
林学进委员:申报设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
作者:曾志明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林学进委员认为,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以及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他提出了申报设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议。
林学进委员建议:一是成立机构,加强领导。市政 府牵头成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领导小组”及“客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