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东坡与客家美食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掌故]
苏东坡(1036—1101),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还是一位著名的美食家。他虽然不是客家人,却与客家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客家美食史上留下许多佳话。
1047年,苏东坡之父苏洵游学赣州,住在水南乡隐士钟子翼、钟概兄弟家里。期间,钟家热情相待,与钟家
-
客家端午习俗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连允东
每至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客家祖地宁化,家家户户都有“挂青”的习俗,即把菖蒲、艾枝分别挂在门框两旁,在显眼的门楣上悬挂葛藤,以保平安。而挂葛藤的习俗始于宁化石壁,说起来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相传唐朝末年,黄巢举兵造反,中原战事多,搞得民不聊生,纷纷南迁逃命。那逃命迁移的滋
-
客家逸闻拾趣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罗昌高
漫漫长夜,对卷灯下,拾得客家先人逸事几则,今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还好不是豆子”
客家人有赶墟的习俗,过去是七天,现在是每五天一集。逢墟这天,乡民从四面八方赶来,出卖自家辛勤劳动之果实,换回生活所必需。
逢墟得赶早。有位老汉肩挑两大桶家里刚榨出的茶油去卖。因离集市较远,天未大亮
-
客家山歌“嫁接”交响乐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由深圳交响乐团带来的交响合唱“交响山歌·客家新韵”5月16日晚在深圳音乐厅唱响。
“交响山歌·客家新韵”唱响音乐厅,记者了解背后的故事
客家山歌“嫁接”交响乐
本报记者 祁琦
“客家山歌远传扬,条条飞过七洲洋……”作为今年文博会艺术节最有特色的节目之一,由深圳交响乐团带来的交响合唱“交响山歌
-
客家围龙屋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州人的传统居住习惯,多在耕地附近或傍山辟土建屋,聚族而居。往往一个族姓数十户或数百户人家自成村落。民居建筑的风俗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变化。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民居建筑是“围龙屋”,这种屋式
-
客家美景“迎客来”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天下的杯花舞表演,让远方的客人品赏客家民俗的独特风味。
▲雁鸣湖柚花花香醉人,嘉宾感叹:“香味要怎么揣兜里带回去?”
▲平远五指石栈道的险峻秀美摄人心魄。
▲桥溪古韵一步一景,吸引嘉宾拍不停。
●何碧帆 陈棉玲/文 钟小丰/图
3月29日至30日,
-
我国首部客家文化大书《客家文化大典》出版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文化大典 广东老教授协会、岭南客家文化研究院 编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10年1月
本报讯(记者卜松竹)由广东老教授协会和岭南客家文化研究院共同组编,篇幅达140余万字的《客家文化大典》日前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翔实的史料和丰富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图文并茂,古今辉映,生动再现了客家人谱写的
-
客家山风 吹抵榕城
-
作者:江玫宾 莹清华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7月的榕城夏夜,炎炎 暑气逐渐消退。福州人民 会堂里,却涌动着热烈的 气氛。由著名女指挥家郑 小瑛率领的厦门爱乐乐 团,为福州人民带来了一 场别具特色的“八闽清”交 响音乐会。$$ 音乐会在小提琴协奏 曲《诗篇》中拉开序幕。这 部歌颂厦门海沧大桥辛勤建设者的作品, 以民歌风格的慢板象征蕴藉深厚的中华
-
河源精心打造“客家水乡”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连平讯 (记者曾焕阳、秦仲阳 通讯员汤剑冰、林伟国、张燕芬)“万绿河源·客家水乡”旅游主题推介活动将于今日中午在连平县九连山原始森林度假村内的新河漂流基地降下帷幕。今后一段时期,河源市委、市政府将把“万绿河源·客家水乡”作为全市的总体旅游形象和旅游主题,重点对外进行全面推介宣传。
享有“客家水
-
客家“阿妹”恭候客属乡亲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会徽:
蓝色背景
作者:广东河源设计师邓永辉。
解读:代表全世界五大洲的客家乡亲回家,相聚在河源。
主题词:
古邑情,客家亲
作者:现居广东深圳的古小彬。
解读:突出了“客家古邑·万绿河源”城市名片特点。
吉祥物:
“阿妹”
作者:广西百色市民罗朝军。
解读:造型活泼可爱、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