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客家論壇今梅州揭幕
-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兩岸客家論壇今梅州揭幕
【本報見習記者方俊明梅州廿一日專電】第五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將於明天(廿二日)至廿四日在“世界客都”廣東梅州市舉行。主辦方透露,已確定參加論壇嘉賓包括來自內地、台灣、香港、澳門等地一千五百多人,其中台灣嘉賓接近九百人。
客家同根兩岸同歡
本屆論壇由梅州市政府、廣東省台
-
客家圍屋明珠仁厚溫公祠仲鑫
-
作者:仲鑫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圍屋明珠仁厚溫公祠
客家圍龍屋,被國際建築業學界譽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式之一,堪稱世界建築一絕。位於廣東梅州梅縣的一座有着五百多年歷史、規模龐大的仁厚溫公祠,猶如鑲嵌在客家圍龍屋群中一顆耀眼的明珠,也是唯一收入中國建築學會編撰的巨著《中國傳統民居建築》一書的客家巨型圍龍屋,成長在源遠
-
客家匾額館展民族特色文化宗申
-
作者:宗申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第十七屆世界客屬石壁祭祖大典十六日在“客家祖地”寧化舉行。這是祭祖人員正在給參加謁祖的海內外客屬鄕親撒米祝福。(中新社)
客家匾額館展民族特色文化
客家匾額館坐落於廣東梅州城區江北的客家公園內,作為中國客家博物館的專題附屬館,它是廣東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匾額專題館,同時也是國內文博系統
-
客家尚文传统的体现
-
作者:王日根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四堡书坊从清初邹葆初创办起,历300余年,成为清至民国时期民间书籍的一个主要生产地和集散地,表现出生产规模化、技术专业化、产品大众化、销售市场化的鲜明特点。其兴盛则有赖于旺盛的科举教育需求、重学尊教的人文环境陶育、邹马两大家族族商的积极推动以及四堡天然的资源供给充足等优越条件,郑振铎先生认为四堡是
-
小娃儿访古屋:怎么没人把它修得气派些?
-
作者:王成波 李榕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留守儿童们来到龙田世居客家围屋,感受浓郁的客家文化氛围。
时隔一年,“留守儿童坪山周”再开始。接下来的一周,40名留守儿童的身影将遍布坪山新区的每个角落。昨日,他们来到位于坑梓办事处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田世居客家围屋,看到陈旧的围屋,感叹“这么破啊”。而后在坪山新区体育中心,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打起
-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举行6场专题论坛 两岸客家“论道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李莹钟洁华王宗强 刘琪欣刘世锦罗娟娟
昨日下午,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分别举行了“幸福客家”、“客家文化与产业发展”、“农业合作与发展”、“客家特色旅游”、“客家青年与未来”、“两岸客家文化比较研究”等6场专题论坛。与会专家学者聚首客都梅州,围绕“弘扬客家文化,共建幸福家园”主题,畅
-
“客家同根、两岸同欢”山歌晚会唱响客都 客家山歌永不老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山歌晚会现场。(钟小丰摄)
●本报记者罗娟娟
昨晚,“客家同根、两岸同欢”山歌晚会在雁南飞围龙酒店举行。梅州、台湾、龙岩、赣州四地山歌爱好者们在台上热情飙歌,两岸来宾台下激情澎湃。久违的客家乡音,在熟悉的韵律中悠然渗入每个客家人心中,流进客家人的血脉,让天下客家人久久不能忘怀。
-
洛带古镇:西蜀客家第一镇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李建珍 洛带,是“落带”的谐音。洛带古镇,即“落带古镇”。在古镇的一端门楼上刻着“甑子场”,另一端牌坊上刻着“落带古镇”。这是什么缘故呢? 原来,“甑子场”是洛带古镇的原名。“甑子场”前有个八角井,据说当年蜀国太子刘阿斗游玩甑子场,不慎将手中玉带滑落井中,阿斗急令太监淘井捞带,不料一淘井便风雨大作
-
《八子参军》:客家风情的艺术集成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记者刘青 特约记者欧艳芬
激越的唢呐声破空而来,大幕在《十月怀胎歌》的“孕”舞中轻轻拉开。“公婆吹”、做肚兜、纳鞋底、送郎调,矮子步……在《八子参军》中,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曲调都是那样熟悉和亲切,《八子参军》可谓客家风情在舞台上的艺术集成。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薛若琳评价道:“《八子参军》
-
翁源湖心坝:千姿百态客家围楼
-
作者:卜瑜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荷塘与老屋相遇。
古屋中精致的木画。
占地面积逾1万平方米的“巨无霸”围屋“长安围”。
探访广东尘世美十一篇之2
文/图 记者卜瑜 通讯员谢冰
59座风格各异的客家围楼、小院,静静地耸立在金色旷野间。阳光在一座座斑驳的墙上映射出金色的光芒,仿佛海市蜃楼般折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