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笔如椽绘客家生活
-
作者:田泳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中国美术馆收藏的罗映球创作于1939年的作品《革命军校》。
罗映球版画作品《精心操作》,创作于1937年。
中国美术馆举办“罗映球版画艺术展”,图为罗映球创作于1962年的作品《能挑重担》。 (图片均由中国美术馆提供)
深圳商报驻京记者 田泳
“铁笔如椽——罗映球版画艺术展”近日
-
投3000万元打造客家文化展示园区 大万世居新妆亮相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大万世居作为第七届文博会重点活动场所和大运会参观点,倾力打造一台客家民俗风情展示、一台文艺精品展演。图为《客行天下》大型文艺演出在大万世居彩排现场。
▲市民参观大万世居。
▲曾氏后人在大万世居宗圣曾子像前舞起麒麟。
深圳商报记者 潘 咏 通讯员 肖海强 张伙生
就在今天,只要来到坪山
-
梦里客家美丽橙乡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长田镇油茶工业园,是一家致力于油茶产业化的现代农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涵盖了产业上游的种苗培育与推广种植,中游的茶油加工、精炼,下游的茶油的精深开发及其副产物茶粕、茶壳等
-
客家文化在潮汕地区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笔谈】
潮汕人和客家人的远祖同在河洛一带的中原,先后来到南粤以后,有着密切的地缘政治关系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交流,在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上互相支持、互相学习和互相促进。
毫无疑义,潮汕人是开发和繁荣潮汕经济文化的绝对主力军,但客家人在开发潮汕经济、繁荣潮汕文化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梅县籍印
-
“民间宫殿”客家围龙屋(中国最美古村)
-
作者:王锦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棣华围横屋走马楼
磐安围龙
围龙屋是客家人最典型、最成熟、最具特质的民居建筑。它承袭并发展了华夏民居建筑的人文精神和营造艺术传统,其方、圆式围楼结构和堂、横屋纵横交织的综合性大型建筑形制,具有极强的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及风水意识。
围龙屋主要集中在粤东北梅州地区的兴宁
-
将乐擂茶是客家茶文化的孓遗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邓天才
擂茶,顾名思义,就是把茶叶、芝麻、花生等基本原料放进擂钵里擂碎,冲沸水而成。将乐擂茶不仅秉承了茶的原始药用价值,而且还具备了客家擂茶制作简单,适时而变,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就地取材独有特色,极具客家茶文化的特色,成为祖国博大精深的茶艺文化中一枝独秀的奇葩。2006年,将乐擂茶已被福建
-
族谱:见证两岸血脉 ――上杭着力打造“海峡客家
-
作者:张锋育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5月18日-19日,参加完首届“海峡论坛”厦门活动的世界客属总会高雄分会及台湾各姓氏宗亲一行45人,在上杭客家族谱展厅参观时的情景。 邓招福 傅国强摄
3月20日―5月4日,上杭客家族谱展、在台湾的台北、台中、高雄和苗栗等地进行巡回展出。此次展出有祖图7幅,明、清及民国时期族谱79
-
梅城有一群另类的音乐发烧友,经常聚在一起切磋,把“琴行”当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琴行里,“发烧友”们聚在一起奏西洋乐器,唱客家山歌。
[社会扫描]
梅城老街凌风东路有一个很不起眼由廉江小伙子刘乐仙君开的琴行,在这里,隔三差五总有十几位20来岁的年轻人来到这里,弹吉他、弄贝司、打爵士鼓等西洋乐器,所不同的是,他们弹奏的是客家山歌曲调,所唱的是朴素生动的客家
-
梅州原生态客家古村落:古道驿站书写历史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位于粤东客家地区梅州市梅江区城北镇的600多年古村落玉水村,曾是粤东和江西商品流通运输的必经之地。这里民风淳朴、古树参天,遗存大量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民居,以及盐商古道、古驿站等,被专家学者称为“保存完好的原生态客家古村落”。
玉水村坐落在梅江区北部,距梅州市区10多公里。在玉水村西边,一段用石块和
-
客家木偶戏吸引众乡亲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 王毅 图/文
8月11日,由上杭县“田公堂”客家木偶文化艺术研究会在白砂镇大金村水竹洋举办的木偶戏开演,吸引了众多乡亲前来观看。
客家木偶戏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明初传入上杭白砂等地,并流行至闽南、粤东及台湾等地,形成独具特色的客家高腔和乱弹木偶艺术,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