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客家文化生成的地理与社会条件
-
作者:张佑周
来源: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三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生产方式 家族式生产 半农业半手工业 客家文化
-
描述:成,而随着客家地区人口增殖所带来的生存压力,又形成半农业半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并直接导致客家人走出山门,
-
四川洛带客家传统聚落建筑与文化研究
-
作者:胡斌 陈蔚 熊海龙
来源: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本土建筑文化形态的结合与变迁过程进行归纳与总结,获得对于明清以来四川地区建筑文化“多源流、复合性”特征的充分认识。
-
农村计划生育政策运作过程中的“实践逻辑”:以广西陆川县沙坡
-
作者:吴柳芬
来源: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1年年会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农村计划生育 制度 客家文化 实践逻辑
-
描述:制度、规则从颁布到真正对农村社会发生作用,过程中存在着制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而农村 基层政权为应对这一冲突则形成了特定的实践逻辑,正是这些因素影响了制度、规则的运行效果。
-
搭建客家文化展演的网络平台:“客家·土楼”数字博物馆建设概述
-
作者:邓晓华 赵晋
来源: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网络平台 数字博物馆
-
描述:化与数字博物馆这一新兴形式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数字博物馆的相关概念,以及作为国家科普资源的共享平台的中国数字科技馆和数字博物馆。
-
客家文化的变异
-
作者:李兴发
来源: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相应的需求,那么当地生态仍然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可以在当地维持一段时间内的延续发展;可是人口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营养三角形比例与
-
永定华封楼的内部管理与客家聚居的属性
-
作者:江椿福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永定县高头乡高东村的华封楼是一座方形楼,笔者曾在这座土楼生活10多年,本文着重记述抗战时期这座土楼的内部管理,从中分析客家聚居的属性。
-
新竹县北埔老聚落之传统营建匠师
-
作者:薛琴 张朝博 詹益荣
来源:第三届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与古建筑工艺技术学术研讨会暨西安曲江建筑文化传承经典案例推介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聚落 新竹北埔 传统营建技术 文化资产修复 传统营建匠师
-
描述:一、缘起新竹县北埔老聚落可谓新竹县内最具有代表性的客家传统聚落,因为聚落内丛聚具有历史意义的传统建筑群、巷弄空间、公共水井、古迹、历史建筑及其它历史性建筑物等,为有形与无形文化资产极为荟萃之地。2005年2月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所大幅修订《文化资产保存法》,除增订了聚落类之文化资产,使聚落保存的议题
-
序二
-
作者:何少川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重要支系。从唐宋时期开始客家先民由于种种原因,从黄河、江淮流域大量辗转南迁,与闽粤赣边区的土著居民交流融合,形成了一个吃苦耐劳、团结奋进的族群。客家在闽粤赣交界地区形成后,又向南方各省及海外迁移繁衍。现在客家人分布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数众多。
-
试论客家先民与闽粤赣山区畲民的关系
-
作者:郑树钰 连传芳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汉族是中原华夏族不断与其他民族接触、融合而发展成为我国主要民族的,而客家作为汉民族共同体内的一个支系,也同样在南迁的过程中和其他民族不断地融合同化,并最终在闽粤赣交界区形成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客家民系。在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问题上,有多种说法,笔者认为,应在宋代特别是南宋
-
浅析福建客家土楼建筑特点
-
作者:陈伯超 张勇 卢燕来
来源:地域建筑文化论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福建 土楼 民居 客家
-
描述:福建客家土楼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而著称于世。本文从土楼的平面形式、空间布局特色、装饰艺术、建造材料和工艺等几方面来分析土楼建筑,使大家对福建客家土楼建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上页
1
2
3
4
5
6
...
7
8
9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