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506)
报纸(346)
学位论文(319)
视频(58)
图书(50)
按栏目分组
期刊 (506)
报纸 (346)
学位论文 (319)
视频 (58)
图书 (50)
会议论文 (27)
按年份分组
2014(607)
2013(95)
2011(115)
2010(95)
2009(40)
2007(42)
2006(27)
2005(13)
2004(16)
2003(7)
按来源分组
其它(396)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38)
嘉应学院学报(25)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
龙岩师专学报(3)
东南文化(2)
野草(1)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1年年会(1)
史学月刊(1)
论客家话的来源兼论客畲闽关系
作者:邓晓华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关于客家来源的经典理论客家是汉族最重要的民系(族群)之一;最近资料表明客语区有3500万人(1986)。从客家移民史来看,北方汉人自晚唐五代、宋大规模聚居在赣南,宋元时迁入闽西,明清时再迁入粤东。
畲族民歌与客家民歌的比较研究
作者:蓝雪霏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客家,是北方汉族南迁闽、粤、赣边界后形成的一个颇有个性的支系,现有人口5,507万人(含台湾)。客家方言是仅次于吴方言的汉语六大南方方言之一。客家的名称,一说来源于宋代客户,并进而向前推至晋元帝诏书所定的给客制度和唐宋政府薄籍之客户之专称;一说来源于广州人
民俗学问题与客家文化研究——从民间文化研究的普同性与线性视
作者:刘晓春  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民俗学  客家文化  普同性  地方性 
描述:同性倾向与地方性文化差异之间的困境,以及客家民系的现状——仍然处于不断地发明之中——所产生的复杂问题。据此提出以“地方性”视野出发,强调地方性文化对于客家民系的普遍性、历史性、现代性的整合经验,研究客家文化的历史变迁
客家文化中的闽越文化因子
作者:谢重光  来源:探索福建文化重要源头的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些人认为,客家人自中原迁至闽粤赣交界区域,由于自然环境闭锁,他们很少与外人交往,因而保持了中原汉族文化的完整和纯洁。这是一种纯粹从血统的角度来说明客家和客家文化的观点。他们实际上是把种族等同于民族和民系。这样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它与现代民族学的基本理论相悖。
族群认同与族群符号——赣闽粤台客家族群的田野调查研究
作者:刘大可  来源: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族群符号进行实证研究。尤其着力于赣闽粤台客家族群类型、族群关系,及族群认同的内容与表现形式的梳理和分析,展现出中国东南社会族群关系的复杂性和族群认同的多样性,力图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人类学关于族群关系与族群认同的学说与理论。全文分为四部分:
整合客家文化资源 全面发展闽台关系
作者:刘大可  来源:“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客家文化是海峡两岸客家人的共同财富,是连接两岸客家人感情的重要纽带。继承、传播和弘扬客家文化,有助于加深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客家内部的分解与整合——以武平中山为例
作者:钟毅锋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族群理论认为,族群是个相对概念,我者和他者的界限是随着外界参照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客家的这个概念是比较年轻而新近的,通过这个新构建的符号,由客家精英们推动的客家运动正不断地融合和整合客家族群,客家这个概念也在慢慢的扩大。有学者甚至提出,客家的概念应超出传统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