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传统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客家人世界博物馆设计
-
作者:罗健梓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筑设计 传统建筑文化 博物馆设计
-
描述:分.第一章.指出论文的课题来源、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二章.阐述现代建筑设计需...
-
珠江咸水歌形态初探
-
作者:胡雯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珠江流域 咸水歌 形态 传承和保护
-
描述:更有了歌颂党、歌颂生产生活的内容。而根据演唱区域和调式调性,珠江流域的咸水歌主要分为姑妹腔、担伞调、高堂歌、叹歌(叹家姐)等。 第三章,咸水歌的艺术形态。咸水歌一般是由上句和下句组成,也就是单乐段体
-
桃园县观音乡白玉村闽式客家话之研究
-
作者:张贵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白玉村闽式客家话 闽南话 客家话 语音保留 词汇保留
-
描述: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內容與方法、文獻探討、歷史背景概述。第二章介紹白玉村海陸客家話的聲韻調。第三章是白玉村閩式客家話的閩南語音保留現象,分別就聲母、韻母、聲調部分來探討,將白玉村客家話與閩南語
-
台北县客家社会团体推动客家文化活动现况与问题之研究
-
作者:张介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非营利组织 NPO 社会团体
-
描述:脈,開創客家新契機的使命。臺北縣政府甫於2005年1月在文化局下成立二級單位之客家事務課,又在客家各NPO推動下正規劃成立縣府一級單位;NPO推動力除政策考量外,是否也在推動客家事務與客家文化有所表
-
民主政体下少数族群的角色、地位与政治:以台湾客家族群为例
-
作者:杨式珩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民主政体下少数族群的角色、地位与政治:以台湾客家族群为例
-
农村体验节庆推广活动如何建构游客地方依附:以2010年新埔
-
作者:刘贞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依附 新埔 农村节庆 体验
-
描述:助台灣農村的經濟發展和永續經營。
本研究有以下四個發現:(1)遊客的功能性需求透過參與活動獲得滿足,並進而產生地方依賴感;(2)無論進行何種農村體驗主題,遊客都可能達到相同程度的地方依附
-
晚清客籍外交官:他们的兴起与活动-一个群体研究的视角
-
作者:钟剑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清 客家 外交官 群体
-
描述:高伟浓为教授、博士
-
游客对於客家文化产业体验行销之实证研究—以新竹北埔为例
-
作者:徐薇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活动 体验行销 北埔
-
描述:同感與在地產業文化之認知程度,愈是懷舊的、歷史情感的、或是特殊性的地方產業,經由地方創意資本的投入,愈容易成為消費的主體,形塑新的體驗經濟價值。
因此本研究以Schmitt(1999)建構之「體驗行銷模組」測量至北埔遊玩的遊客體驗,探討遊客體驗行銷模組、情緒體驗、體驗滿意度及購買意圖。採用問卷方式調查,共計回收有效問卷409份。將問卷所得之資料採用SPSS10.0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因素分析、信度分析與相關分析,以瞭解遊客體驗、情緒體驗、體驗滿意度及購買意圖之現況。並利用AMOS 4.0套裝軟體作為整體模式分析及假說檢定之資料分析工具。
研究結果結果顯示:遊客對於體驗行銷在差異性檢定部分成立有顯著上差異。在體驗行銷中,以關聯體驗及感官體驗最高分,建議繼續維持其水準,而較低的思考體驗及情感體驗,建議相關部門與業者對此做強化及改善,經由營造特殊的氣氛及創造多樣化的體驗,提供能引導遊客至某種情緒中足以誘發消費者的情緒附加價值,亦經由體驗滿意度之中介的方式進而影響其購買意圖。
-
国家、社会与媒体政策—台湾公共广电集团化政策过程之研究
-
作者:黄如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公共化 公共广电集团 民间社会 国家自主性 传播政策
-
描述:何得以落實是值得研究者探討的問題。
從政策研究的國家理論與傳播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礎,本研究以公共廣電集團政策為例,透過次級資料分析與深度訪談法探討三個主要研究問題:即公共化政策提出的背景、政策過程的各個行動者如何互動促成公共廣電集團的誕生、以及政策過程中的國家與社會的關係。
本研究發現,公共化政策提出有政治環境上與媒體環境上的原因。首先,政治力未隨著政治自由化與民主化退出媒體,而整個傳媒環境在自由化後,在政府放任的媒體政策下導致惡質的商業競爭。以傳播學術界為主的媒體改革人士有鑑於此,認為有必要平衡當前的媒體環境,隨後透過替政治人物撰寫傳播政策白皮書提出台視華視公共化,試圖屆時從政策層面落實媒體改革。
國家在政策過程中的自主性受限於來自民間社會集結力量,使其無法完全依照本身的偏好制定符合自己利益的政策,但同時也導致了行政部門的公共化政策一直模糊不清。因社運團體積極介入政策過程,阻擋了台灣媒體環境進一步私有化與政商結合的可能性,公共廣電集團的形成除了具有媒體改革的意義,同時也代表台灣傳播媒體環境邁向新的里程碑。不過社運團體在此政策研究的個案中雖有著關鍵性的角色,但研究也發現,促成其他相關的政策行動者與社運團體結合、共同促成公共廣電集團最關鍵的因素仍是基於自身利益考量。本研究認為未來仍需知識份子引導群眾發揮批判能力與自覺,透過彼此多元對話、形成更大的批判力,進一步從事改革。而國家應維持政策透明性,擴大公民參與的管道,並且做為積極主動的管理者。
上页
1
2
3
...
8
9
10
...
49
50
51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