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43)
期刊(159)
学位论文(82)
图书(7)
视频(6)
会议论文(4)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43)
期刊 (159)
学位论文 (82)
图书 (7)
视频 (6)
会议论文 (4)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5(6)
2014(237)
2013(95)
2012(88)
2011(87)
2010(64)
2009(40)
2006(10)
2004(7)
2000(2)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96)
客家研究辑刊(5)
歌曲(2)
南方文坛(2)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1)
小学生天地(高年级版)(1)
上海调味品(1)
旅游时代(1)
闽台文化交流(1)
当代文坛(1)
闽赣粤三省交界界面客家生态文化发展研究
作者:刘治中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闽赣粤三省  交界界面  客家生态文化  可持续发展 
描述:交界面客家生态文化具有如下共同的特色:<br> ①闽赣粤交界处,都是客家人聚集的地区,无论是方言、建筑、风俗习惯、信仰等,都各具地方特色,是客家味浓厚的地区。<br> ②闽赣粤交界界面处,都具有相似的地理环境。每个地市富有“群山共舞、江河浩荡”特点的同时,具有赖以生存的江河、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态,更具有丰富的客家生态文化。<br> ③赣州、龙岩、河源、梅州等闽赣粤三省交界,原来是穷山僻壤、未开化地区,经过客家人千里迁徙,带来了中原先进的耕作技术,充分发挥劳动创造力,在群山峻岭中开辟出“梯田文化”,在众多河流中,逐渐适应、开辟出“江河文化”,逐步革新了中原生存时期的农耕文化,开辟了中原人跟当地土著人、山川河流和谐、共融的局面。<br> (2)采用尺度分析方法对三省界面客家生态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当前三省界面客家生态文化发展面临着生态资源被污染和资源开发利用不到位两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br> ①各地市政府都做自己辖区的规划,打自己的小财政算盘。<br> ②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污染治理达标率低下,环境保护投入严重不足。环境执法不力,“企业违法成本低”现象严重。<br> ③生态农业建设落后。由于农业生产不合理和超量使用农药、化肥、农用塑料以及畜禽养殖污染,农业污染范围和程度日趋加重,农田超标污灌面积有所增加,部分农畜产品受到污染,大量氮、磷、钾物质成为引起水质富营养化的严重隐患。<br> ④矿业和果业无序开发,水土流失严重。江河采砂秩序混乱,导致江河上游的几个支系河床不断提高。<br> ⑤交通设施等仍成为区域合作的瓶颈。<br> (3)采用SWOT分析(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法对三省界面客家生态文化发展进行分析,树立“大基地、大市场、大流通”、“开放大客家”的观念,在充分挖掘、保护和利用客家文化资源、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掌握核心资源的基础上,搞好对赣粤三省界面客家生态文化资源的整体开发管理规划,分块、分期、分步推进客家生态文化资源系列开发及配套建设,构筑客家生态文化核心产业群,促进闽赣粤三省交界界面客家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br> ①完善“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对客家文化实施整体性保护。加快申遗进程,扩大“世遗效应”。<br> ②致力打造赣粤闽“千里客家旅游文化长廊”。<br> ③科学、有效地整合赣粤闽区域旅游资源,积极打造赣粤闽三省客家特色旅游精品串联线路。<br> ④做好客家文化产业的保护措施、形成综合开发市场机制。丰富客家文化旅游的内涵,注意和其他旅游产品的联动,形成客家文化旅游的产业链。
落地生拓—桃园龙潭钟家的定根与生拓
作者:刘湘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族  宗族组织  定居  维生方式 
描述:蕭東盛遷往番界以東的銅鑼圈、三洽水一帶開墾,於是,本區就在漢人的努力開墾之下,逐步建構成一個漢人的移墾社會。
鍾家第一代、第二代來到地旱瘠的九座寮,為了發展水稻農業,必須挖陂塘以資灌溉,但是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