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精英、基督教与现代中国政治社会变革:以洪秀全、洪仁玕和
-
作者:陈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精英 基督教 政治社会变革
-
描述: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旨趣相差甚远。但是这并未影响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政治社会变迁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管怎样,太平天国运动都是近代中国人自身在近代化探寻过程中的一个尝试.时光转到辛亥革命时期,此时的政治社会
-
台语文学论争及其相关发展1987?1996
-
作者:吴长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语文学 母语教育 文字化 白话文
-
描述:主化,促使台語文學運動再度興起。台語文學論爭就在這種時空背景下產生。
台語文學論爭有二個很重要的核心議題。一就是中國本位與台灣本位價值觀點的衝突。二就是以台語做為文學語言的訴求。因為這二個議題的辯論,而引發台語文字化、母語教育、語言政策等相關議題的發展。因為台語文學論爭,打破獨尊華語的權威,其他族群的語言文化運動也受到鼓舞。台語文學論爭不但追求自己的生存空間,也激起客家族群及原住民族追求本身語言文化的主體性。雖然台灣本土認同興起,但面到英語國際化的壓力,如何取得均衡,也是一個嚴肅的議題。
本論文在探討台語文學論爭除了追溯到歷史淵源,也涉及相關發展,及延伸到對未來發展的意義。在理論應用上也藉由高低文字的理論來詮釋台語文學運動,包括台語文學定位問題、台語文學論爭及相關發展的議題。另外本論文將戰後曾被殖民過的國家,他們的語言發展,跟台語文學運動做一個比較。我們希望這一本論文,能夠做為未來台灣語言發展的參考。
-
台湾古典文学系谱的多元考掘与脉络重构
-
作者:顾敏耀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媒介 女性文学 台湾文学史 台湾史 客家文学
-
描述:數位資料庫實際進行多方面的運用與考察,認為其中蘊涵了多方面開展的研究潛力,具有高度運用價值。此外,也帶入地方卅區域的研究視角,探討南投縣在清領時期的文學發展其中頗多膾炙人口之作,足以藻飾山川,潤色鴻業。客籍的經學家兼詩文作家吳子光不止在學術上極有建樹,其散文也論理清晰,見解獨到,不僅能夠將敘事、寫景與抒情熔為一爐,也充分展露他對台灣山水的熱愛。李炳南是台灣戰後一位影響極為深遠的佛教居士,其實也是一位卓然有成的古典詩人,本文認為其作品包括了流離經驗與思鄉書寫、時代環境的反映與評論、台灣風土人物的歌詠、安貧樂道的生活描寫等,具有真誠的情感以及開闊的胸懷。另外,針對台灣戰後女性古典詩人進行重新考掘,讓許多曾經被注意卅尚未被注意的眾多女詩人重新浮出地表。還有,本論文也深入爬梳戰後的古典詩作媒介特點、詩人身份背景以及詩作內容之間互相影響的千絲萬縷、錯綜複雜的關係,發生其中具有二律背反的辯證法則。透過《正氣月刊》第二卷第二期的重新爬梳,本文找到百餘首至今仍未被討論的關於二二八事變的詩作,其中以支持官方立場者佔其大宗,族群身份也對書寫角度也有所影響。最後則探討目前所見的八種台灣綜合古典詩選,呈現沈光文等一再被選入的詩人,以及丘逢甲〈離台詩〉等膾炙人口的詩作。總而言之,本論文透過特定研究方法的實踐、新資料的運用、區域卅地方視野的帶入、特殊身份作家的考察、文學載體的探討、特殊歷史事件的分析以及文學選本的整理,以多元考掘方式對於前行研究者的台灣文學史論述體系進行罅隙的填補,召喚重層卅立體卅複調的文學記憶,重新建構台灣古典文學發展的歷史軌跡與脈絡。
-
钟肇政小说创作论
-
作者:赖一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钟肇政小说 客家文化认同书写 女性书写 原住民书写 史诗建构
-
描述:民俗与人物描写、故事情节有机结合起来;歌颂客家人的硬颈精神。钟肇政具有“双性同体”潜质,为台湾文学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做出历史贡献。其笔下的女性主体意识1950年代处于蒙昧状态,1960年代有了萌芽
-
泰华诗歌研究
-
作者:陈淑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泰华文学 华文文学 诗歌主题
-
描述: 世纪20 年代至40 年代及80 年代至今的两个文学发展阶段,泰华文 坛出现过现代主义,主要表现在诗歌创作上。80 年代后的泰华诗歌 语言日益丰富、规范,并从词汇、内涵、风格等方面展示出自己的特 色
-
赣南古村落客家风水营造中的现代规划理念研究:以瑞金密溪村为例
-
作者:徐小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风水 城乡规划 和谐统一 客家文化 赣南古村落
-
描述:的、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面对这样的威胁,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经历了分散主义到集中主义、集中主义到现代的生态城市主义这样曲折的过程。而现代生态城市主义与客家风水(中国传统风水)中
-
区域文化品牌建设中的政府作用:以闽西客家文化为例
-
作者:饶晓艳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品牌 政府作用 闽西客家文化
-
描述:、政府与市场组织、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关系,转变政府的定位及职能等方面提出了可能的路径选择,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政策资金人才等支撑体系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
-
从传统到现代:客家电视台新闻华客语词汇对应与转换之探析
-
作者:陈美蓉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话 方言 词汇 对应与转换 翻译
-
描述:將學者專家與耆老的口述解說加以記錄。藉以探析華、客語對譯與語際交流之間,或客家族群內部的文化、語用落差有哪些堂奧?進而省思客家族群對客家話的認知與態度。本研究就客家電視台新聞華、客語詞彙對應與轉換的現況中,首先探析「北四縣」客家話在語音上現今呈現的聲母、韻母之誤讀和「牽聲」的失落等現象與變化,從而發現近年來在語音上有哪些新添的流變;並從復活的舊詞彙與舊詞彙的消減替換等角度,探析舊詞彙有哪些消長。同時瞭解客家電視台面對新詞彙或外來詞的輸入,與面對統稱與學名及國名時如何處理客家詞彙;以及客家詞彙在新、舊時代的不同解讀又如何因應等綜合問題。最後,綜合回顧現階段客家話舊詞、新語需面對的各種課題中,檢視並歸納客家電視台華、客語對應與轉換的實務處理方式;歸納結論,不論固有舊詞彙或新詞彙,面對華、客語對應與轉換,首先要擺脫字面之限制,自動切換華、客語思路,回歸到語言文化層面中思維,才可能找到適當的對譯語詞,若無法找出相對譯之語詞,最後得以字面音譯。
-
现代苗栗客家聚落婚礼研究-以苗市、公馆、铜锣为主轴
-
作者:郑秀贞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礼俗 铜锣 公馆 婚礼 客家 苗栗
-
描述:探討,並細分為四個時期加以比較,藉以觀察研究區域婚禮變遷的脈絡,且進一步分析其內在文化意涵。
本文將客家婚禮儀程分為:議婚、定婚、送日子、親迎及轉門五個部分。依據調查結果發現,第一時期(民國三十-四十五年)因政治、社會及經濟都不穩定,婚禮儀節有簡化現象,但仍保有傳統而守舊的思想及意涵。第二時期(民國四十五-六十年)經濟及政治趨於穩定,婚禮仍呈現保守型態,是四個時期中,婚禮儀節最完整的階段。第三時期(民國六十-七十五年)臺灣轉為工商業社會,且經濟起飛及受西方文化影響,此時期的婚禮有大幅改變:婚禮儀節有簡化或合併的現象,對婚姻有較高的自主權,婚禮呈現新舊融合的現象。第四時期(民國七十五-迄今)臺灣邁入高科技發展階段,社會、政治更開放、自由且民主,是個快速變遷的時代,婚禮儀節更形簡化與講求效率,因此,省略為定婚與結婚二個儀程,而且,年輕一代已不了解婚禮儀節的內在意涵。傳統婚禮的儀式及器物有豐富的文化意涵,其意涵多和傳宗接代、婚姻圓滿幸福、長壽富貴及趨吉避凶等民間願望符合。綜觀研究區域的婚禮,從民國三十年代迄今的變遷,和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衝擊及個人價值觀等因素多所相關。而且其變遷包含:婚姻以愛情為基礎、自由戀愛取代媒妁之言,婚禮儀節由繁而簡,媒人功能虛有化,使得其內在意涵逐漸消失。苗栗地區的客家婚禮,從繁複的古禮遵循,到現在已發展出另一個求新求簡的模式,且上一代客家長輩逐漸凋零,年輕一代將失去學習與諮詢的對象,傳統婚禮文化可能面臨消失的命運。因此,如何使年輕一代深入瞭解客家傳統文化的深刻意涵,在新時代中找到新的平衡點,乃是未來值得思考與努力的方向。
-
台湾现代客家流行音乐女性创作者生命史之研究:以罗思容为例
-
作者:刘映暄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客家 客家流行音乐 客家妇女 个人生命史
-
描述:,為客家的女性發聲,以及對於客家文化的重新詮釋。 在研究中發現,羅思容的創作作品很多都是回應她在過去的生命中所面臨到的問題,經過與大自然的相處後,她以詩、畫或是音樂創作來回答自己過去的疑問,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生長的母體文化。 又,客家婦女雖然在客家族群中的地位一直是勞力與生育的工具性質,但她們對於下一代的影響反而是比男性更深刻。另外,關於客家音樂的女性演唱創作者較男性為弱勢的部份,透過文獻探討,進而發現此為一全球性、不分時代的問題,在世界各地都有學者正在進行此一問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