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氏宗祠:一个农村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功能的变迁与重建
-
作者:卢燕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村社区 公共文化空间 宗祠功能变迁
-
描述:一个公共文化空间来描写。在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下,祠堂经历着不同功能的转换,它由传统时期的社会教化和基层治理中心转变为新中国建立以后的集体化时期的社会主义乡村教育的场所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公共文化空间,承载
-
中华文化在新加坡的传承与发展:以华族春节为个案
-
作者:亓延坤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加坡 华族春节 中华文化
-
描述:《源》等为主要参考文献,结合报刊、网络、专著、论文等相关资料,分“新加坡华族社会春节文化活动的平稳发展”、“新加坡华族社会春节文化活动的式微”、“新加坡华族社会春节文化活动的重生与新发展”三部分阐述
-
“重建”土楼
-
作者:雷喜斌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再生产 土楼 客家 表述 选择
-
描述:社会、文化的进步。文化再生产是其形式,文化变迁是其内容和结果。至于土楼文化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土楼文化对人具有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土楼文化也是人的产物,是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创造性
-
粤赣边区客家乡村客体行政文化研究
-
作者:何明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乡村 客体行政文化 政治文化 政府合法性
-
描述:化、政治文化一个特殊部分,行政文化影响着行政系统与社会圈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影响着行政体系的权威性和合法性、行政过程中的输入功能、和社会对行政结果的态度、期望和评价。追求安定团结、社会良性发展是我国
-
当代东南亚华人与祖籍地关系之重建:以侨乡福建永定下洋镇为例
-
作者:罗志华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东南亚 华人 下洋人 祖籍
-
描述:身份与国家认同,从中国移民变成所在国的公民。他们中的许多人如胡文虎、胡子春、曾良材等,因对所在国社会经济做出重大贡献而成为东南亚华人社会的著名人物。 近现代以来的下洋海外移民史,不仅改变
-
澳门路环村落空间发展研究:以黑沙村为例
-
作者:梁美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街巷纹理 自然环境 空间重塑 社会经济 可持续发展
-
描述:,在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冲击下,黑沙村的空间形态、生活方式、经济模式以至社会结构等,也渐渐地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型变化之中。人口数量的减少、人口结构的分化,以及产业的衰退,客观地造成了黑沙村村
-
深圳客家民居及其保护策略研究
-
作者:张亿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规划
-
描述:述了客家民系的 起源与发展、国内其他地区客家民居的形式与特点,并且与深圳地区客家民居 进行对比研究,确定了深圳客家民居是与闽西、粤东等地客家民居所不同的一 种民居形式,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丰富的文化
-
闽西客家萨满研究
-
作者:徐义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闽西客家 萨满 文化人类学
-
描述:视解读客家文化和客家社会的一个窗口和媒介。绪论部分,文章交待了选题的缘起以及研究思路,并就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取向略作说明,对相关学术史亦有简要的回顾。第二部分作为总论,首先澄清萨满的概念以及萨满
-
宗教人类学视野下的圩镇客家春节祭祀
-
作者:张丽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社会 春节祭祀 地域色彩 民族特色
-
描述:都保存得相对完整,体现了当地客家人信仰体系中的独特内涵,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 本文试图通过对广西圩镇客家的春节祭祀活动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研究该客家社会的民间信仰、仪式及其象征意义,分析
-
马来西亚华语特色词文化初探
-
作者:邵淑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华语特色词 华人文化 马来西亚 生活形态 社会现象
-
描述:看到其所反映出的马来西亚华人的独特文化,特殊的生活形态和社会现象。这四个主题的特色词除了受当地历史、地理、政治和文化影响,也受当地马来语的影响,同时它们受闽、粤、客家等方言的影响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