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视频(50)
报纸(8)
期刊(7)
按栏目分组
视频 (50)
报纸 (8)
期刊 (7)
按年份分组
2015(50)
2014(7)
2013(4)
2011(1)
2010(1)
2008(1)
2006(1)
按来源分组
其它(50)
梅州日报(2)
南方日报(2)
广东艺术(2)
广州日报(1)
大众文艺(1)
嘉应学院学报(1)
美术杂志(1)
中国戏剧(1)
教育家(1)
《广东艺术》2010年总目录
作者:暂无 期号:第6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家  广东省  客家山歌  戏剧叙事学  布莱希特  话剧  粤剧  潮剧  戏剧学  吴国 
描述:《广东艺术》2010年总目录
客家人的"二人转"
作者:张自中  期号:第7期 来源:教育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二人转”  客家人  文学语言  音乐语言  形象生动  载歌载舞  农村生活  客家山区 
描述:所喜闻乐见;在我省粤剧、潮剧、汉剧等诸多剧种中,被称为“小家碧玉”;又被许多戏剧专家称为客家人的“二人转”。
广东剧坛三十年回眸
作者:晨玥  期号:第2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省委  广东话  粤剧  广东汉剧  广州市  演出  三十年  群众戏剧  戏剧创作  正字戏 
描述:广东是戏剧大省,具有深厚的戏剧文化基础。粤剧、潮剧、广东汉剧、雷剧、粤北采茶戏、客家山歌剧、白字戏、西秦戏、正字戏、花朝戏等是植根于广东的特有的戏曲品种。而作为舶来品的话剧也带有浓郁的岭南色彩。在广东戏曲剧种中,粤剧、潮剧、广东汉剧、雷剧等观众相对多而且集中;白字戏、西
地方戏剧的生存与发展对策研究 以岭南传统戏剧为例
作者:詹双晖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存与发展  地方戏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戏剧  戏剧演出  岭南  广东汉剧  稀有剧种  县级剧团  地方政府 
描述:广东是戏剧大省,岭南传统戏剧中有十个剧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各自拥有的粤剧、潮剧、广东汉剧三大剧种
唱唱岭东光芒——读陈政明的人物画
作者:林墉 陈政明  期号:第7期 来源:美术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潮汕文化  中国画  人物画  韩江三角洲  技法因素  潮州锣鼓  客家山区  美术成就  艺术成就  乡土 
描述:右时看见他的画,总以为他是先生,且是老的古的。后来,见到他画的年画,美人会笑,壮士有力。我二十八岁时,真见到他本人了,竟只是比我大一岁的,衣着合身,眼神深正,话语不多,脚手精细的美男子——难怪他本人年少时差一点去当潮剧演员!从此,他是专一画中国画的了,并是专画人物画了,更专一于光线虚实中讨生
广东汉剧早期外江乐班本土化历程
作者:李英 张贵  期号:第3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皮黄声腔  粤东  外江戏班 
描述:今天的广东汉剧与京剧同源异派,曾是粤东地区盛开的一朵鲜艳奇葩。为潮剧、正字戏、西秦戏等粤东各民间小戏的进一步完善与传播起到积极的作用。外江乐班是本戏种早期形态赖以生存的土壤,而粤东四大戏班为外江戏的生发、传播与演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外江班"与"本地班"的交流探寻其本土化历程。
广东汉剧《黄遵宪》唱腔赏析
作者:钟玲  期号:第22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汉剧  黄遵宪  唱腔  赏析 
描述:被誉为"南国牡丹"的广东汉剧旧称"外江戏",和潮剧、粤剧称为是广东音乐三大乐种,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广东汉剧与京剧同属"皮黄腔系",以二黄、西皮为主要声腔,新编广东汉剧客家名人剧<黄遵宪>是首次用汉剧的表演形式刻画名人,是广东汉剧与本地题材的完美结合,唱腔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