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方言岛及其文化背景
-
作者:游汝傑
期号:第1期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岛 汉语方言 文化背景 城市方言 客家方言 客家人 四川 移民史 成因 移民方言
-
描述:調查和研究方言島不僅是語言地理學的重要課題,而且對移民史和地方文化史研究也大有裨益。可是現階段要全面深入地討論漢語的方言島問題,還有較大的困難。因為漢語的方言紛繁歧出,對各種方言的調查和研究,尚未全面深入地展開,已經整理出版的調查報告不多,有關方言島的專門著作
-
弘扬客家文化 促进西部开发
-
作者:陈世松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国西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西部大开发 四川客家 客家先民 丘陵地区 中国西部 文化资源 求发展 四川省 客家人
-
描述:当前,西部大开发的热浪席卷大地,西部乃至全国各个省区、各条战线的人们,无不在“抓机遇,求发展”的共同心声的催促下,认真审视自己在其中的地位及作用。四川作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客家省区,有着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在欢欣鼓舞迎接西部大开发到来之际,探讨如何利用这笔财
-
客家贞女节妇文化现象析
-
作者:刘锦云
期号:第4期
来源: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东客家地区 文化现象 客家妇女 贞操观念 贞女 宗族势力 儒家传统 客家先民 寡妇 婚姻
-
描述:客家贞女节妇文化现象析刘锦云在旧社会,客家地区不少家庭有一个被人们称作“看家婆”的成员。这是客家地区,特别是粤东客家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有婚姻形式。什么叫“看家婆”呢?顾名思义,就是看家而已的名义妻子,也就是实际上的活寡妇。她们的新婚丈夫大都漂洋过海...
-
广东汉乐、汉剧文化价值研究
-
作者:刘泽梅
期号:第3期
来源:音乐创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乐 汉剧 历史融合 文化价值
-
描述:汉乐是客家人固有的民间音乐,汉剧是由湖北传入的外来音乐;历史上这两种不同艺术源流的音乐类别却在粤东客家人聚居区广为流传;它们相互吸收融合发展,对客家人的精神特质和审美情趣有重要影响;如今传承汉乐汉剧艺术同样对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有重要意义。
-
从台湾“永定村”谈及中华“根祖文化”
-
作者:廖文茂
期号:第12期
来源:炎黄纵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根祖文化 永定 台湾北部 中华民族 地缘关系 客家人 客家话 迁徙 客家山歌 客家精神
-
描述:中华民族的"根祖文化"源远流长,根深蒂固。据《永定人迁徙台湾之探索·范京琳》一文云:淡水为永定同乡登陆开垦台湾北部之口岸,清道光二年(公元1 820年)乡人联合汀州府同乡在今淡水鄞公路十五号,建造"鄞公寺",安奉定光古佛,为接应来往台永定乡亲落脚之新址,该寺目
-
北部湾涠洲岛地名文化研究
-
作者:彭静
期号:第3期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名文化 涠洲岛 地理环境 社会文化
-
描述: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具有既可悟、又可视的特点,体现着自然、社会的双重性。涠洲岛是我国广西北部湾地区最大的岛屿,也是我国最大和最年轻的火山岛,后发展为客家聚居地。涠洲岛许多地名带有地区特征,有着本地区的命名规律,反映着海岛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特征。
-
关于河洛文化与“河洛学”
-
作者:崔灿
期号:第1期
来源:河洛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洛文化 地域文化 中原官话 洛学 春秋战国时期 少数民族语言 方言学 割据势力 宗法制度 区域文化
-
描述:闽方言、赣方言、粤方言都是古代中原官话传播到南方,同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相融合而形成的。现在的中原方言与现在的闽方言、赣方言、粤方言,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兄弟关系,不是母子关系,因为它们的根都是古代中原官话。古代中原官话是源,现代各方言都是流。那么,对我国的地域文化是否也可以如此分析、认识?[第一段]
-
客家土楼的"楹联文化"
-
作者:廖楚强
期号:第1期
来源:福建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楹联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文化遗产 居民住宅 建筑体系 中国南方 客家民系
-
描述:闽西永定数以万计的土楼群.是中原汉族南迁的客家民系所独创的属于中国南方住宅的一种非常宏伟的建筑体系.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居民住宅。客家土楼,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
-
客家门匾文化
-
作者:赖广昌
期号:第4期
来源:晚霞(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现象 客家人 吉祥图案 绘画艺术 长方形 书法
-
描述:汉族客家人凡华厦落成,屋主往往会在大门上端镶嵌一块门匾,常为长方形,上书与自家姓氏相关的成语、典故,或体现房主理念的一个词语,如:姓黄的写“东观流薇”,姓余的写“新安垂风”,姓吴的写“三让传家”,姓胡的写“苏湖世弟”.有的门匾还配上吉祥图案,是融书法、绘画艺术于一体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
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审美与客家文化
-
作者:郑杰
期号:第6期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居 建筑审美 客家文化
-
描述: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多种多样,作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客家民居,是客家人对文化崇尚精神反映的载体,每一种屋式都通过其独特的建筑艺术体现出其深厚的客家文化和审美,从而使客家民居建筑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