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台湾人的祖先皆源自大陆
-
作者:暂无
期号:第4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当代台湾 台湾高山族 福佬人 中国大陆 百越族 菲律宾 台湾省籍人士 祖先 长江中下游 黄河流域
-
描述:当代台湾人的祖先皆源自大陆历史上,世居台湾的先民以及迄今为止的台湾省籍人士,共由三部分人组成。即俗称的“福佬人”、“客家人”和高山族人。“福佬人”,指从福建建迁去的先人及其后裔;“客家人”,则是从广东迁去的客家先人及其后裔。这两支来自闽粤两地的先人,...
-
第十三届“田汉戏剧奖”获奖名单
-
作者:暂无
期号:第3期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当代戏剧 东方艺术 中国古典戏曲文学 女性形象 《泰坦尼克号》 现实主义 话剧 人性悲歌 客家山歌 历史故事剧
-
描述:评论(一等奖空缺):二等奖(以获票多少为序):从电影《泰坦尼克号》看美国文化林炎志东方艺术论田汉精神陆炜剧影月报戏曲动作与人物心理力行福建艺术当代戏剧文学的现实主义手法一瞥刘忠诚影剧新作论徽班邓翔云安徽新戏在创作的交汇口处黄卫华东方艺术“天人合一”与...
-
“客家土楼与两岸文化交流”论坛在永定举行
-
作者:林熙贤
期号:第5期
来源:台湾工作通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两岸文化交流 客家土楼 论坛 教育基金会 客家文化 文化传播 大学教授 财团法人
-
描述:4月17日,由两岸客家文化研究院主办的“客家土楼与两岸文化交流”论坛在福建省永定县举行。中国国民党中央文化传播委员会前主委、海基会顾问李建荣,台湾桃园县文化基金会执行长胡鸿仁。台湾交通大学教授、财团法人世界领袖教育基金会执行长余挺
-
台湾流行菜
-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美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人 菜肴 饮食文化 历史背景 流行 文化表现 多元化 广东菜 四川菜 上海菜
-
描述:对于台湾人而言,吃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表现,尤其台湾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得饮食文化更加多元化,不仅各地的中华菜肴在此发扬光大,更汇集来自全球各地的精致饮食。福建菜、广东菜、江浙菜、上海菜、湖南菜、四川菜、北京菜、客家菜等各式菜肴,在台湾都大受欢迎,因此,台湾可说是一个世界料理的地区。
-
巫觋崇信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崇信 巫觋 仪式表演 人类生活 人的力量 巫术 自然界 中后期
-
描述:巫术由来已久,其主要通过一定的仪式表演,利用和操纵某种超人的力量来影响人类生活或自然界的事件,以满足一定的目的。客家民间称男巫师为“觋公”,女称“觋婆”,粤东梅州的“觋公”系清中后期由福建传人,其活动主要为生者消灾难,祈福,此类巫术称为白巫即吉巫。该巫术至今仍有活动并拥有一定的市场。
-
试论历史上潮客方言区域的分界
-
作者:吴榕青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区域 魏晋南北朝时期 分界 历史 三国时期 唐宋时期 潮汕方言 客家方言 分化 闽方言
-
描述:李新魁先生认为潮语是从福建的闽方言分化出来的。开始分化的年代是战国至三国时期,第二个进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决定性阶段是唐宋时期,元代是潮汕方言最终形成的时期;他认为客家方言是从中原汉语分化出来的,其彻底分化的关键时期是北宋之末及元代初年。[第一段]
-
大埔县湖寮广福宫的传统庙会
-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埔县 湖寮广福宫 传统庙会 保生大帝
-
描述:在广东大埔县湖寮镇的梅潭河畔,有一座名叫广福宫的“保生大帝”神庙,它与福建、台湾及海外星、马、泰等地所建的“慈济宫”一脉相承,受到当地群众高度崇敬,数百年来香火不断。“广福宫前来筑褆,八方士女拜跄跻。”“岁人深秋季转凉,家家儿女制新装;酬神恰过农忙后,月满长空剧几场。”
-
广西客家聚落的环境、空间形态特征研究--以广西贵港木格镇云
-
作者:吕明 覃媛媛 胡雨孜 廖宇航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华民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西客家 聚落 环境 空间形制
-
描述:近年来,赣西、福建、广东等客家聚落研究成果较多,但是广西客家聚落这一块研究上较为空白。本文通过对广西客家聚落的环境,空间,建筑形制等方面研究,以广西贵港木格镇云垌村君子垌客家围屋群为例,做异同比较,为广西客家聚落建立资料库。
-
基于“活态演变”的闽西客家古村落有机防灾策略研究
-
作者:肖达斯 杨思声
期号:第6期
来源:小城镇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西客家 活态演变 有机防灾
-
描述:闽西客家人以其独特的智慧在村落营造过程中创造了一套成熟的防灾规划体系.本文以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霞村古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其防灾规划体系的形成过程,挖掘总结其“活态演变”的有机防灾策略,并进一步研究策略的防灾价值及成因,以期为当代乡村防灾规划提供新的思路.
-
古筝古琴与中国古典诗词
-
作者:陈巧越
期号:第2期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古筝又名"秦筝"。自秦、汉以来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各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流派。分为山东筝、河南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福建筝、内蒙筝(即雅托葛)、朝鲜族的延边筝(即伽揶琴)和被称为真秦之声的陕西筝这九个流派。